江西貴溪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王軍華,在學生落水救援現(xiàn)場,因怕路面積水把鞋弄濕,選擇讓同事將其背過去,引發(fā)輿論譴責最終被免職。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的形勢下,干部需警惕“鞋子”思維背后的思想問題。
生命和鞋子哪個重要?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根本不存在選擇問題:馳援生命,誰還顧得著鞋子?但在一些官員眼里,不僅存在“選擇”,鞋子的分量似乎比生命還重。
“鞋子”思維反映的是把群眾生命放在次要位置的思維。生命、災難面前的作為,更能顯現(xiàn)出為官者的人生信條、價值取向。不把為公理念入腦入心,不把群眾入腦入心,人下去了,“腳”還是下不去;生命緊要,鞋子更甚。
“下去”是為了什么?當然是快速發(fā)現(xiàn)問題,果斷解決問題。群眾需要的是想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的官員,不是為了某些硬“任務”“使命”不得不下去“走過場”的官員。尤其是在一些山高路遠的村寨、矛盾糾紛的鄉(xiāng)鎮(zhèn),群眾不僅需要干部不怕濕了鞋,臟了腿,能下去腳,還需要干部不怕流血與流汗。
只有在群眾中立穩(wěn)了腳跟,得到群眾的擁護,官才是官。焦裕祿、孔繁森,就是不怕臟、不怕累、不怕流血與流汗,從而在群眾中立穩(wěn)腳跟的好榜樣。
民眾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仍在深入開展,各地民主生活會上,各級干部鑼鼓相對,口水與淚水齊飛,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可謂不激烈,不可謂不認真。但陋習指出了不少,而真正改掉的又有幾個?如果面對群眾拋出的問題,心態(tài)和作為還是“鞋子”作派,干群關(guān)系還是老樣子甚至往反面發(fā)展,那就事與愿違了。
批評的時候“點火開炮”,下腳的時候卻“怕濕怕臟”,光說不練不頂用。活動重在“實踐”,關(guān)鍵還是要勇于伸腳,真正走下去。把嘴上說的,外化于行動,再把從實踐中真真切切、一心一意為民做的,內(nèi)化為思想。如此,才能達到改造意識,扭轉(zhuǎn)觀念,止住“四風”,凈化干部隊伍,從而更好為民執(zhí)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