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是需要的,但抽查只是體內監督,而從自主招生面對的輿論質疑以及公平公正需要的力量來看,還需要引進體外監督
教育部日前下發《關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執法監察工作的通知》(簡稱為《通知》)。《通知》稱,今年國家將完善招生錄取結果復查制度,有關部門將組織專家對錄取結果尤其是自主招生等特殊類型招生錄取結果進行抽查,抽查高校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0%(5月25日《京華時報》)。
這些年來圍繞自主招生,一直是流言漫天。2013年9月,中央第十巡視組向中國人民大學反饋巡視情況,提出人民大學在自主招生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同年11月,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接受有關紀檢部門的調查。人大隨后暫緩自主招生一年。該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更是加劇了輿論對自主招生“不干不凈全身有病”的懷疑。甚至一度有不少人認為,“自主招生等于自主腐敗”,不能保證干凈那就干脆叫停。
當然,叫停只是一句氣話。這些年來,輿論對教育的批評和期待不少,自主招生是與國際接軌的一個表現,也是對現行高考制度的一個修補。可是,公平壓倒一切,公平更是教育的靈魂。如果公平始終吟唱“八千里路云和月”,如有聲音所說“現有的自主招生是在計劃體制下開了一個小洞,但這個小洞就成了一個流膿的地方,成了腐敗的通道”,那就會產生“破窗效應”。不僅整個社會對自主招生失去信心,即使教育界內部也會在迷茫中失去方向,直接動搖教育的根基。
教育部下發文件,強調對自主招生進行抽查,體現了對于教育公平的維護。抽查是需要的,但抽查只是體內監督,而從自主招生面對的輿論質疑以及公平公正需要的力量來看,還需要引進體外監督。這也是輿論一直呼吁的,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最好的心靈雞湯。與抽查同樣重要的,甚至更為重要的,還是用好公開這個有力武器。
2013年12月9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校招生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進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對照“陽光工程”的要求,把招生條件、招生程序、招生信息、錄取結果等一切所能公開的內容,都理所應當地公開出來,接受社會的監督。在年初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也曾透露,教育部將出臺規范自主招生的“十公開”文件,讓自主招生全部公開透明。袁貴仁特別指出,“為什么取他不取他,理由是什么,程序是什么,誰來確定這件事。我們會把它做得更好。”這表明了決心,也傳遞了希望。
從這一系列動作及表態來看,教育部有信心有決心解決自生招生公平問題。這一次提出對高校自主招生錄取結果抽查10%,也符合這一方向,體現這一努力。體內監督和體外監督,猶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不可分離、頡頏并存。既然有決心有勇氣解決公平公正問題,而且此前也作出了表態,那就應該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把信息公開落到實處。特別是針對自主招生要公開錄取理由,確保其迅速到位、一步到位。
教育無小事,公平靠公開,自主招生要抽查更要公開。從一些反映來看,有些高校擔心公開自主招生考生的筆試、面試信息,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學校很難解釋清楚。擔心問題本身就是問題,既然行得正坐得端,又有什么不能解釋的?如果本身有問題,更應該推行公開透明,以此解決存在的問題。(毛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