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數鄉醫觸動我們的心靈時,也更應喚醒我們對最美的呵護,用不斷編密織牢的制度,確保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網底”牢不可破
在鄱陽湖中央的孤島上,他從19歲開始就背著藥箱走村串戶診察送藥,病人看到他就像見到了親人。40年間,他始終在這里堅守,與血吸蟲病做斗爭,使當地摘掉了“瘟神島”的帽子。他是血防衛士陳凡經。
在四川營山,他已年老身殘,卻依然拄著拐杖在農村巡回義診。行醫60年,他從死亡線上救回520多人。他對家庭貧困的患者分文不收,還經常送藥。1984年縫制的兩件藍色風衣至今還在穿,卻捐出巨資扶危濟困。他叫侯方杰。
這只是兩幅鄉村醫生的剪影。他們和鄧前堆、鐘晶、王布和等千萬鄉醫一樣,是鄉土中國最美的一個群體,“醫術高,醫德好”是患者對他們的共同評價,他們的故事讓無數中國人感動落淚。然而,感動之余,許多鄉村醫生面臨的嚴峻現實,也讓人憂慮、啟人深思。
日前有報道稱,在海口市翰香村,衛生室設備一應俱全,卻無人坐診。這雖是個案,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問題。在一些地方,村衛生室留不住人,出現“年年招人、年年缺人”的窘境。而一些老村醫,即使經驗豐富“越老越吃香”,也過了60周歲就不能再執業。更多的村醫收入有限,行醫風險較大,保障缺乏機制。對于不少村醫來說,事實上是在憑自己的道德與良心,憑與鄉民難以割舍的情感來支撐自己。
應當說,這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這些年,“一村一醫”工程在全國普遍實施,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得益于國家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努力,很多村民實現“小病不出村”。但如何解決好那些發展中的問題,把鄉醫的心留在鄉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更扎實地推進。
醫者仁心。這個天使般的職業,涵養了很多村醫的高尚品德。然而我們不能僅僅讓醫德與良心成為拴心留人的惟一縈牽。當無數鄉醫觸動我們的心靈時,也更應喚醒我們對最美的呵護,用不斷編密織牢的制度,確保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網底”牢不可破。醫生也是人,也有家庭,也要生活,也有夢想。惟有讓他們獲得有尊嚴的收入,化解他們的風險,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成就他們的夢想,年輕一輩才會下得去、留得住、扎深根。
當一些年輕人感到村醫無出路時,可不可以在職業的體面、榮譽、上升空間等方面來點實招?當外來村醫不能把心留住時,是否可以注重定向培育本土村醫?當很多老村醫成為村民“活病歷”、經驗很豐富時,能不能從實際出發合理延長他們的工作年限,而不是以60周歲為“硬杠杠”?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健全網絡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運行機制”,“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國家衛生計生委也曾發出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提高鄉村醫生待遇的通知。惟有做足深化、健全、促進等文章,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我們才能讓農村基層醫療成為一潭活水。
從當年奔走在鄉間的赤腳醫生,到今天的一村一醫,他們是幾億農民的“健康守護神”。大多數人生于斯、長于斯,與鄉民有著很深的感情,鄉民愿意把自己的健康托付給他們、把病人的特有情緒傾訴與他們。正是有這支隊伍的存在,極大地解決了農民家門口看病問題、緩解了大醫院看病難。我們沒有理由不讓這支為國分憂、為民解痛的隊伍穩定、壯大,沒有理由不讓廣大村醫過上幸福的生活。在相當意義上說,善待村醫,就是善待億萬農民的健康。(紀東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