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小孩在香港街頭小便、父母與港人起沖突的視頻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可否認,極少數香港人對大陸游客是有偏頗看法的。但就事論事,反過頭來看,大陸夫婦的應對確有不當之處。是否有必要以這種比較激烈的方式處理糾紛,眾目睽睽之下和人對罵、推搡?這不僅使得沖突加劇,嚇著了2歲的幼兒,也影響了自己的形象。特別是做為女性,護犢之心可諒,但總要顧及女性溫文爾雅的形象,難道非要給人以大陸女性都很“潑辣”的印象?
應當說,幾個香港青年的做法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他有香港法理的支撐。根據香港法律,任何正在照顧或看管一名12歲以下兒童的人,不得在沒有合理緣由下,準許該兒童在任何街道、公眾地方或公眾看得見的地方大小便。否則可對與犯事兒童同行的監護人或父母采取檢控行動。
暫不討論香港這條法律的合理性,實際上很多沖突的起源,有內地和香港制度文化不同的因素存在。香港是受英國法治思想影響很深的地區,法律習慣也與大陸不一樣。有些事在大陸人眼里很正常不過,在他那里卻絕對不可,于是沖突產生了。
但是,香港是法治社會,大陸人絕大多數遵循的也是法治精神。所以,這件事原本不妨可以用平和的方式來處理:既然有人報了警,那不妨我們夫婦倆就心平氣和地等警察來處理,想必警察應能考慮外地來的2歲幼兒無處便溺之難吧;既然幾個香港青年攔住我們,不放我們走,那我們也不走,就等警察處理吧;但你們也不能走,隨便拍2歲女童私處,怎么也得請法律的代言人評評理,該不該刪照片,該不該道歉?我想這樣事情就好處理多了吧?
但講到大陸民眾的文明禮儀修養,的確要說道說道。我們曾經經歷了很長一段特殊時期,傳統的文明禮儀、待人接客之道,統統被打倒在地,而新的文明禮儀系統又沒有建立起來,甚至說落后于先進國家和地區。一些我們看來習以為常并無問題的習慣,在外人看來非常無理而我們自己卻渾然不知,比如這次事件,假如女童的母親讓女童在稍微偏僻一點的角落里小便,是否會好一點?禮儀的缺失確是許多國家和地方對我們有歧視心理的一個深層原因,因此,即便我們的大把消費已經拉動了他們的GDP,他們仍然視我們為“鄉下人”。
有句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如何避免在境外產生的沖突,除了要以平和的、理性的方式來解決外,自身禮儀修養過硬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做到這點,即使有心懷叵測者,他想興風,也作不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