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兩會時間。在經濟換擋、提質增效的大背景下,各省區市紛紛下調GDP增速目標,這個幾十年來令人又恨又愛的指標正在逐漸歸于本位。
其實,不光中國人有GDP情結,老美也曾喜好用GDP排位“抓眼球”。美國有人常用俄羅斯比較加州,用墨西哥比較得克薩斯,為了更好地形象展示,媒體甚至會把同各州GDP相近的國家直接拼合在美國地圖上。
GDP比拼所帶來的興奮,顯然不足以撫慰繁榮背后的傷疤。按照傳統發展觀念的邏輯,經濟發展了,一切都會隨之改善。事實卻可能是,經濟蛋糕做大了,幸福感卻鈍化了,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壓力焦慮也越來越大。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后,生活滿意度不升反降。幸福感同GDP增長沒有正相關,無論發達國家的中產階層還是金磚國家的工薪一族,恐怕都深有體會。取景于尼泊爾的電影《等風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說起來,GDP已經80歲高齡,從誕生至今卻從未能擺脫質疑之聲。在經濟學家眼里,GDP并不是衡量經濟健康的有效指標,不但不能反映出經濟增長的社會成本,也無法同社會進步畫等號。生產大炮還是生產黃油,對GDP來說區別不大,但對百姓而言,孰輕孰重一目了然。犯罪率升高會危及社會安全,但隨之而來的安保投入卻能提高GDP。生產事故和自然災害同樣會推高GDP,但沒人會期盼它們發生。GDP“槽點”如此之多,以至于越來越多的人呼吁用“國民微笑”替代GDP。
然而,GDP仍是一個國家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GDP增長意味著經濟活動增加、收入提高和就業改善,有助于貧窮落后地區消除苦難,在經濟蕭條時期也能夠減少社會矛盾沖突。不僅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網站將GDP標榜為“商務部在20世紀的最大成就”,許多觀察家也將其納入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列。然而,問題就在于,一旦GDP增長占據國家政策的“頭把交椅”,收入差距、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GDP催生的負面效應很難得到有效抑制。《外交學者》雜志網站說的很形象,今天你可以站在屋頂上大聲喊叫催促實現高增長,但是明天,空氣中將會含有太多的污染物,讓你根本張不開嘴。
“是時候拋開GDP了!”——這是《自然》雜志日前刊登的文章標題,文章認為,以GDP作為單一衡量指標對人類社會發展十分危險。英國《獨立報》網站甚至援引法國以大革命為代價消除君權神授觀念為例子,論證必須及早擺脫對GDP的錯誤癡迷。如此高聲吶喊,正是因為GDP的統治地位并不容易撼動,有慣性依賴因素,也有既得利益阻撓。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力推“綠色GDP”,就因煤炭行業反對而宣告失敗。諸如“真實發展指數(GNI)”、“人類發展指數(HDI)”之類的指標,從經濟理論到國家實踐也有不小距離。探尋一套能夠清晰描繪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替代性衡量指標,一直是很多國家不懈努力的方向。
平心而論,作為一個重要的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確不可能把GDP完全棄之腦后。比拋棄GDP更現實的是,發展觀絕不能被GDP所左右。在人們重新詮釋“幸福”的今天,“發展是為了什么”的設問如同一陣狂風吹拂著整個世界,讓飄在風中的GDP越來越輕。可以放言,能否徹底告別對GDP增長的情感依賴,告別對物質財富的心理急迫,將決定我們能否擘畫一條陽光明媚的未來之路。(李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