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來自韓國的“金牌醫生”,沒有在我國行醫的資格,卻在沈陽的一些酒店、寫字樓給顧客做整形手術。近日,記者發現,一些美容院充當中介,組織韓國醫生,甚至剛入行的新手在沈陽行醫,在消費者追求美麗的路上埋下了風險。
其實,韓國整形醫生來華行醫,照章辦事,亦無不可;不管廣告如何狂轟濫炸,頂多只是涉嫌夸大術后效果,誘使顧客交易而已。根據1993年就已實施的《外國醫師來華短期行醫暫行管理辦法》,外國醫師來華短期行醫必須經過注冊,取得《外國醫師短期行醫許可證》。
然而,有多少來華韓國整形醫生老老實實注冊、正規辦證了呢?今年11月1日《焦點訪談》就曾曝光其亂象,稱在京韓國整容醫生多無中國行醫執照。類似亂象,其實國內媒體早就屢屢曝光。
無證韓國整形醫生,將中國人的臉當成“試驗田”,監管部門打擊便是,但是為何屢禁不止,竟然成為頑疾,“戰火”燒遍全國呢?顯然,監管出現了懈怠,常規式審查做不到,運動式執法自然難以撲滅整形機構的逐利欲望。
從廣告常態化治理上來看,依照《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的規定,醫療機構發布醫療廣告,應當在發布前申請醫療廣告審查。審查廣告表現形式與內容是否合法、真實不欺詐,是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的應有職責。整形機構,動輒吹噓韓國專家資源,衛生行政部門就應該認真核實,查驗一下廣告中所稱韓國專家是否經過注冊、取得行醫資格證。
其實,一切欺詐,大都源于信息不對稱。如果消費者對韓國整形專家行醫資質了如指掌,又何來上當受騙?因此,衛生行政部門要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公開外籍醫生包括韓國整形專家的行醫資格,便于民眾查詢,誰能行醫、誰不能,一目了然。不要等到亂象爆出,惡果釀成。記者千尋萬尋,才確證某韓國專家無行醫資質,已悔之晚矣。信息公開了,既方便民眾自我保護,又便于舉報,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最后,在行醫許可證申請方面也要加大監管。已有新聞爆出,外國醫師來華行醫,申請許可證時存在中外信息溝通渠道不暢、申請材料難以證實真偽的情形。如何破解這一監管難題,則更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