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以來,中國媒體從未像今天這樣,大膽地討論超越“只生一個好”以外的話題。十八屆三中全會出臺的“放開單獨二胎”新政,將這個敏感話題,完成了一次“脫敏”。
事實證明,新政推出之前,各路專家視作洪水猛獸的姿態是不靠譜的。專家們以代言的角色自居,斷定放開單獨二胎不被歡迎,而民調恰恰與他們的結論相反。這幾天各大網站的民調顯示,愿意生育二胎的民眾,占了半數以上。
對于啟動單獨二胎新政的意義,國家衛計委總結出三個“有利于”: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勞動力規模,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有利于逐步實現國家政策與群眾意愿的統一,提升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家庭養老照料功能,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有利于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人們感受到的已經不僅是生育新政本身帶來的普惠,更看到了人性化決策帶給民生未來的更多潛在“紅利”。這也正是這項新政,能夠成為輿論第一焦點的原因所在。
僅從倫理上看,單獨生育二胎,是還民眾生育權邁出的可喜一步。也只有這一點,完全不帶功利的色彩。它還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生育權的公平與公正。
事實上,目前已經生育二胎甚至更多的,除了娛樂明星和創富達人,更大的人群集體在受教育程度相對落后、經濟條件相對不足的農村。生育的公平與公正,受到了嚴重的挑戰。而由此帶來的另一個現實就是,相對能夠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更好的撫養條件的人群未能生育二胎,而相對貧乏的人口,卻承擔著與自己教育、經濟條件不相適應的生育負擔。由此,未來人口的綜合素質,無疑會出現失調。這是長期以來中國城鄉經濟文化發展不均衡、教育醫療等民生保障客觀存在的差距帶來的現實,輿論不能用簡單的“歧視”情緒,來看待現實中城鄉差別與人口素質之間的關系。
放開單獨二胎,多多少少將起到一定的正向調節作用。這也是眾多發達國家,在控制人口與鼓勵生育的相互平衡中,受教育優先、兼顧撫養能力和社會供給的原因所在。
放開單獨二胎,是人性化大于功利化的一項新政。中國延續了數十年“只生一個好”的計劃生育政策,雖然從放開雙獨二胎,到放開單獨二胎,在控制人口增長的宏觀決策中只邁出了很小的一步,但在政府決策的人性化上,卻邁出了巨大的一步。在這項新政中,人們感受到了政府決策,在順應民意、處理控制地球人口增長的國際擔當與民眾人性化需求這對日益增長的矛盾關系上,充分考慮到了人性化的訴求。這為未來政府決策更加趨于以人為本,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范例。
事實上,民眾對于很多人性化的需求,并不意味著人人都在這個需求中得到某種實惠。就像這次計劃生育政策的重大調整,并不意味著放開單獨二胎,只有想生二胎的民眾有所期待,這其中包括了或許與己已經無關的旁觀者的判斷和意愿。中國頂層設計的決策者,作為影響民眾生存環境的執政者,如果在人性化與功利化、與制度化的多重關系中,堅持以人性化為主導,找到變通的平衡點,就一定會收到決策與民意共同豁然開朗的效果。(劉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