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并同意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就是要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紀違規違法現象”,擲地有聲的話語,傳遞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堅定決心和明確方向。
無論是黨政機關經費管理還是辦公用房標準,無論是公務接待還是公務用車,凡容易滋生浪費奢靡的領域,《條例》都做出了全面規范、提出了明確要求。近一年來,從八項規定提出“厲行勤儉節約”,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四風”,“反浪費”取得了明顯成效,也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把反浪費的要求上升為黨內法規、出臺《條例》,既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制度成果,對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也具有重要意義。
“少數人靠覺悟,多數人靠制度”。現實中,一些浪費現象時有反復,一些鋪張行為禁而難絕,除了認識層面的欠缺,還在于制度約束的疏漏。公務接待超標了,一些人不以為然,“不就吃點喝點嗎,有什么大不了的”;公務用車超配,一些人推脫,“并不知道違背規定”。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相關規定模糊乏力,懲戒措施溫柔缺位。這說明,從源頭上狠剎浪費奢靡之風,不僅需要道德自律、動員號召,更需要剛性的制度約束、嚴厲的懲戒機制。
厲行節約正在日益成為社會共識。政府層面,“浪費也是腐敗,節約也是政績”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社會層面,“光盤行動”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時尚選擇。也要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浪費現象遠未根絕,奢靡之風依然存在。最近就有兩則新聞:一則是江蘇沛縣的豪華辦公樓,縣級干部竟享受“部級待遇”,辦公室面積超標、裝修豪華,“里面啥都有”;一則是內蒙古四子王旗——一個國家級貧困旗建起豪華接待中心,歐式建筑掩映在密林深處,演繹“低調的奢華”。這些現象的存在,充分說明反對浪費依然任重道遠。
經常出現的問題要從規律上找原因,反復發生的問題要從制度上去想辦法,“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隨著教育實踐活動進入后半程,面對頂風作案的鋪張浪費,越應該堅持運用“制度權威”斬斷僥幸心理,形成利劍高懸不敢浪費、預算約束不能浪費、法規昭彰不易浪費的長效機制,如此,才能對浪費奢靡之風正本清源、釜底抽薪。
揆諸以往,也曾有過“上百個文件管不住一張嘴”的經驗教訓。可見,制度的生命在于實施,不能落到實處的制度規定,只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掛在嘴上,非但不能產生約束作用和震懾效果,還會減損制度威信、削弱公眾信心。因此,出臺《條例》只是開始,下一步,應該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避免剛性約束在落實中軟化,防止懲戒機制在執行中異化。
無論是古人告誡“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還是市場經濟鼻祖亞當·斯密指出“奢侈是公眾的敵人,節儉是社會的恩人”;無論從“過緊日子”的現實必要,還是從“群眾路線”的角度看,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意義都不言而喻。根除浪費奢靡之風,需要毫不手軟,一抓到底。(李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