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9公里的路程,93天的步行,日前,北京的26歲小伙兒樊蒙推著輪椅里的母親抵達了西雙版納。樊蒙的母親53歲,因患小兒麻痹平時出行不便,樊蒙經常推著母親出去散步。母親有個心愿,想去西雙版納,但一直未能實現。今年7月,樊蒙有想出去走走放松的想法,母親再次提起去西雙版納。結果第二天樊蒙就辭了工作帶著母親出發。(10月14日《北京青年報》)
羔羊跪乳,烏鴉反哺,何況人乎?孝順是做人的本分,是倫理的基礎,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孝順,可以用語言來表達,用行動來證明,也可以用旅途來丈量。3000多公里的跋涉,對樊蒙來說是身體的旅行,何嘗不也是一場孝心之旅?輪椅走到哪里,孝心就延伸到哪里,旅途也許有終點,而孝心卻始終貫穿在漫漫的路途之上。
何謂孝順,一千個人可能有一萬種判斷,行孝沒有定式,也不必拘泥于一格。讓父母吃好穿好是孝順,讓父母精神富足也是孝順;讓父母在家享受天倫之樂是孝順,實現父母的心愿,帶父母出遠門飽覽旅途中的風景、人世中的風情,也是孝順。而樊蒙無疑屬于后一種。做到后者未必比做到前者更有優越感,但在如今老人早已不愁吃穿的今天,盡量滿足父母的情感寄托,顯得尤其可貴。
前不久備受關注的新24孝就有這樣幾條: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適當參與父母的活動;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友;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如此種種,說到底是告訴大家,孝順父母不能沒有物質供養,但不能止于物質奉養,畢竟老人需要更多的情感滿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樊蒙最可貴之處在于,他不僅有個人的孝心展示,還有更宏闊的孝心傳遞。接受采訪時,樊蒙表示,“我現在有個夢想,等回到北京后,我要給媽媽組建一個殘疾人摩托車旅行團,成員大概四五名,有人維修車輛、有人負責食宿、有人負責統籌。讓他們這些身體有殘疾的人,也可以去想去的地方。”這種樸實而深情的做法,讓人感動,也許正是由母親的例子,樊蒙深知殘疾人旅行的不便,而旅游念頭又十分強烈,所以他能設身處地地想到殘疾人的需求,這是孝心的升華,責任的提純。
值得欣慰的是,樊蒙一路上也收獲了情感的饋贈與善意的伴隨。有無數人向他們母子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更有無數人向他表達了敬意,一個細節是,在樊蒙母子正經過普洱時,普洱市思茅一中兩名高三年級學生,得知消息后,騎行20多公里后,趕上樊蒙母子與其交流。無論是幫助樊蒙母子,還是與他們同行,進行溝通,這都是對孝順的贊許和犒賞。
當然,也有人說樊蒙是炒作,不過,我們寧愿這樣的炒作多一些,因為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0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78億,約占總人口的13.2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咱做子女的,孝敬父母是理所應當的事,不能討價還價,不能注水,更不能只停留于言辭的表達上,但愿多一些樊蒙,但愿我們能夠通過樊蒙檢視內心,領悟盡孝須盡早,和盡孝更要滿足父母精神需求的真諦,從而以實際行動表達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