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社會的來臨,“老有所養”正成為越來越迫切的時代課題。在一些城市,原本承擔“托底”作用的公辦養老院,正在自主經營中慢慢變味兒:條件優越的養老資源被“特權”老人爭相占用,而普通老人卻因擠不進大門,晚景凄涼。(10月11日《北京晨報》)
近期的養老話題讓人沉重,從人社部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到曝出巨額的養老金缺口,再到現今“特權”老人占用優越養老資源,都揭示出“中國式養老”的不能承受之重。老齡化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正視的現實,但我國的情況也許更為嚴重。國家設置公辦養老院的初衷,應該意在讓遲暮之人都有一個頤養晚年的安身地,不論他們是富貴還是貧窮,不論是置身高位還是身處草根。然而,當“特權”侵入老人們本應受到公平對待的最后棲息地,找關系、打招呼“插隊”成為行業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公辦”就成了“特辦”。在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被分裂為兩個養老陣營:特權一方安享晚年,弱勢一方孤苦無依。生老病死,這一原本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共同命運,因特權的存在而處處充滿著等級感。
當然,拿掉特權、關系等一切社會性因素,讓年齡與身體狀況成為進入公辦養老院的初始標準,無疑是最公平也最解氣的做法。理性地看,如果一種資源的需求大于供給,必然產生稀缺性,并帶來需求者之間的相互競爭與選擇。在這一過程中,并不是擁有金錢便必定能夠獲取稀缺資源,其它一些隱形的因素,如特權、關系,卻往往能成為決定稀缺資源歸屬的關鍵因子。養老機構的床位即是這樣一種稀缺資源,這也是為什么公辦養老院床位更容易被特權老人擠占的原因。那么,養老機構床位究竟稀缺到什么程度呢?根據全國老齡辦給出的數據,到2010年年底,養老機構的總床位數是266萬張,平均每100位老人占有1.5張的床位,比例極低。而根據2011年國務院8月17日常務會議預期,“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出現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78億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由13.3%迅速增加到16%。這表明,面對洶涌而來的老齡化浪潮,我國遠遠沒有做好準備。我們必須認識到,僅僅杜絕“特權”擠占優勢養老資源是不夠的,還得增加供給,完善養老設施,這樣才能紓解“中國式養老”的困境。
近年來,我國立足于建設一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適度普惠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但社區養老院床位少、空間小、位置偏、護理缺,幾乎成了社區養老院的通病;“銀發產業”在發達國家興起了多年,在我國仍是個新興產業,有需求、有市場,然而盈利差,產業鏈不完善。改變老人們“公辦進不去,民辦進不起”的普遍生存樣態,為養老提供更加多元、更加大眾的選擇,需要在養老產業和政策跟上形勢。當然,探索健全的養老制度也是一個系統、漸進式的工程,需要在社保基金、社會保障措施、養老產業、養老公共服務、社會資源動員、保障民間資本進入與發展、配套的法律政策等方方面面層層推進,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根治特權擠占優勢資源,應對老齡化大潮的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