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就是“教師節”,你要跟老師“意思意思”嗎?近日,有關教師節要不要送禮的帖子不僅成為本地一些論壇的熱帖,也成為家長們茶余飯后討論的焦點話題。連日來,記者隨機采訪了150位3~12歲學生的家長,結果顯示:六成家長想“意思一下”,又怕“意思”不到位。(9月7日《武漢晨報》)
看病要給醫生“意思”,上學要給老師“意思”。從記者調查的結果可知,起碼有六成的家長都懂這個規矩,而四成沒“意思”的家長刨開沒東西“意思”,和知道“意思”這回事成心不想“意思”,國人還有多少不知道這個規矩的?蔚然成風的習慣,已經不是要不要“意思”,而是怎么“意思”得舒服的意思。
當然了,不能說天下老師一般黑,在媒體的報道里我們確實也看到了不少的老師付出自己的青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教育、呵護孩子。但這恐怕只是典型,即便有很多好老師,但在當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別巨大的前提下,“意思”的操作空間還是很大的。
“越是名氣大的學校,越是名堂多。”一位接受采訪的熊先生一語道破玄機。由各種原因造成的后果,每個城市都有那么幾所學校占據了當地相當部分的教育資源,這些學校有足夠的資本把優秀教師吸引門下,而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就會想方設法把孩子往這些學校送。供需失衡,僧多粥少,這里便有了很多的意思。
錢再多也沒有誰的錢擠爆腰包,真正讓家長心安理得地不給老師送禮,關鍵還在于讓家長和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這個機會來自于教育設施富足、資源分布均衡,那時家長就不用操心要不要“意思一下”,更不用怕“意思”不到位了。(蒙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