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一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在校園中“拜”高考狀元的照片出現在微博,惹網友圍觀。一位人大附中的高三學生向記者證實了網絡圖片的真實性。(6月29日《南方都市報》)“拜狀元”的照片被曝光以后,惹來較大的非議,很快就有涉事學校的學生出面辟謠,說照片中該男生“拜狀元”的行為只是在“開玩笑”。但其背后的負面影響和消極情緒,卻不能忽視。既然學校擺放高考狀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那為什么如此一件既嚴肅認真,又用心良苦的事情,到了學生那里反而成了惡搞和調侃的對象?
這只能說明,學校的目的和學生的反應,出現了一種反差。學校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但學生卻認為這種事很荒唐,所以才以惡搞的方式加以解構和嘲諷,以“拜”的方式把高考狀元的形象加以顛覆。如此一來,學校的良苦用心,被學生輕易化解。
在一個以分數論英雄,以考取名牌高校為最大成功的教育話語體系內,學校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說到這種做法的現實效果,就另當別論。有些學生可能確實在狀元的大幅照片面前獲得了鼓勵,更加發奮學習,但也有些學生,或許會自慚形穢,更加對學習喪失信心。
這幾年,全國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門都三令五申不能炒作高考狀元,弱化高考的應試教育色彩。但是從中學自己“樹狀元”這件事來看,首先得要求各個中學消除“狀元崇拜”,回歸教育理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