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知自己屬哪片,劃片后上學路更遠,擇校愈演愈烈……近日,《小學劃片成了“糊涂賬”》的報道引起廣泛關注,這意味著,又一個公平分配資源的嘗試正遭遇困境。(據6月11日《北京日報》)
最大化平衡教育資源,減少擇校帶來的不公平,“就近入學”與“劃片”本是善意的制度設計,但在現實中,卻出現贊助費攀比增長、熱炒“學區房”、批條子屢禁不止等現象,此外,繁瑣的手續、模糊的管理,不斷招致批評。花錢的在抱怨,沒花錢的也在抱怨,“劃片法”兩邊不討好。
抱怨聲的背后,隱藏著一個核心話題:該怎樣分配資源?
古往今來,分配資源無非兩途,一是市場,一是管理。市場的原則是自由競價,價高者得之,管理的原則是公正、公開。
為什么要采用市場的方法?因為人類社會充滿多樣性,無法達成絕對平等,即使真做到了,也是悲劇,人們將因此喪失發展的動力。所以,應該放手讓大家去博弈,而市場恰好是相對公平的平臺。沒有市場的地方,發展將被抑制,效率將被損害,黑市將大行其道。好學校受追捧,家長愿意多花錢,差學?吹嚼,也會在提高質量上投入,通過市場,這本可以達成良性均衡,非要人為地扭曲它,則家長們轉向暗箱操作,不僅抬高了教育資源價格,且壓抑了差校提升的欲望。結果將是更加不公正,兩極分化變得更明顯。
為什么要采用管理的辦法?因為市場有盲目性,大環境不健康時,它也會走向畸形,所以需要管理扶持。但應警惕,市場解決不好的問題,管理往往也解決不好。管理致力于短期目標,可能會傷害長期利益,所以必須公正、公開,必須接受監督,根據民意民聲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
好的市場加上好的管理,資源將被有效分配,社會效率因此提升。相反,不承認市場,在管理上又不愿接受監督,信息不透明,意見反饋渠道形同虛設,沉浸在“管理萬能”的幻覺中,最終就會出現一筆又一筆糊涂賬。
小學招生前,如果要求各校須將劃片的范圍、依據,以及招生的數據、依據和最后結果都公示出來,可能就不會出現招生季校長害怕見家長的局面了吧?(蔡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