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匯“瘦肉精”事件持續升溫,肉制品加工業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要避免類似奶制品業的“三鹿”悲劇重演,相關企業甚至整個行業急需擺脫“鴕鳥”心態,正視問題,積極應對,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消除行業里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的潛在問題。
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也是對我們自身和下一代健康的關注。在經歷了“毒大米”、“地溝油”等事件的“洗禮”后,面對食品安全問題,普通消費者的神經早已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作為中國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業,雙匯集團卷入“瘦肉精”丑聞,對于人們已非常脆弱的食品安全信心,是又一次殘酷打擊。
“三鹿”之鑒猶在眼前:因為個別企業的問題被曝光,最終在全行業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面對信譽掃地的奶業市場,一些消費者甚至前往香港采購奶粉。如今,這樣的場景在肉制品業有些端倪出現:在部分城市,雙匯的產品紛紛下架,一些人甚至“談肉色變”;有關生豬養殖、屠宰和銷售豬肉等的股票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作為普通消費者,在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后,本能地對同一品牌甚至同一類產品進行“集體屏蔽”的做法,看似非理性,卻也無可厚非。而作為卷入事件漩渦的企業,對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機,無論如何不能假裝視而不見,更不能將其輕描淡寫為“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而一筆帶過。
在“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的口號下,“瘦肉精”問題豬是如何突破重重關卡進入工廠的?這里面有沒有行業“潛規則”?面對消費者心中不斷放大的問號,當事企業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只把頭埋在沙堆里的鴕鳥,而應擺正心態,直面現實,積極應對。
搞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也要有擔當精神,企業才能成為長青樹。瘡疤既然已被揭開,雙匯當務之急是痛下決心,進行關云長式的“刮骨療毒”,才能挽回影響,重得信任。對這個行業其他企業來說,也要捫心自問,自查自糾,消除隱患。惟其如此,雙匯才能避免重蹈“三鹿”覆轍,肉制品行業才能繼續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信任。(張興軍 作者系新華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