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各種化學添加劑裹挾下,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前所未有。近日有媒體報道了植物奶油存在健康隱患的消息后,大家意識到身邊洋快餐、奶油蛋糕等食品都含有該物質,反式脂肪酸一時成眾矢之的。
對此,衛生部官員表示,正在開展反式脂肪酸的風險監測評估工作,并將在此基礎上進行標準制(修)訂。嬰幼兒食品將禁用添加。
囿于專業知識,普通民眾對氫化油、反式脂肪酸等專業名詞,很難有科學的認知,在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地溝油的輪番轟炸下,容易草木皆兵,產生非理性的恐慌情緒,將風險擴大化。
此時,衛生部開展針對性的風險監測評估,乃至規定嬰幼兒食品將禁用添加,體現出對公眾食品安全的應有擔當,值得肯定。若查實風險,修訂檢測標準,出臺禁用規定,則利莫大焉。
只是,在新的標準和規定出臺之前,民眾還是會陷入一種暫時的信無可信、選無可選的尷尬,一如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進入超市的年輕媽媽們,面對貨架上奶粉的那份糾結與迷茫。
這種尷尬提醒我們,出了問題,臨時檢測可以起到事后滅火之效,但是不能成為監測常態。假如我們的監測空白區太廣,就表明在食品衛生安全領域可能還有許多暗礁潛伏在市場之中。這時,公眾的健康就成了試水試航的“探險船”,這顯然是難以承受之重。民以食為天,在檢測評估結果未出之時,你是放心吃呢,還是悠著點呢?
探明險情,防患未然,讓監測走在恐慌前面,是監管部門的分內職責。監測標準滯后,市場監管不力,讓民眾承受著未知風險的焦慮,顯然不妥。何況有些地方還出現過以“個人申請”不合規范、“激素檢測”不在指標之列等理由來搪塞推諉的“投訴無方、檢測無門”事件。而監管越是滯后,公眾拿自己的身體和健康來充當試驗品的概率也就越大。
何處尋覓一片風平浪靜的食品安全港,怎樣構筑食品安全體系?不妨從更廣闊的視角來尋求答案。比如食物基本依靠進口的香港,監管方面就可圈可點。它依靠一套科學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全面專業的風險評估、及時有效的信息公開以及定期嚴格巡查執法,構筑起了食品安全“防火墻”。其風險評估采用國際通行的食品安全防范方式,從傳統的偏重事后監管變為事前預防,注重日常檢測,成本最小收益最高,值得借鑒。
近日,衛生部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其中第二章第九條規定“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都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辦法中類似的許多規定,有針對性也不乏前瞻性。該管理辦法若能落實,當可大大緩解當下的食品安全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