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沭陽縣文件規定,所有鄉鎮(場、街道)和縣直單位,一律以5000萬元為目標任務進行量化評分。年終未完成目標任務且考核處于鄉鎮或縣直單位后5位的,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考核確定為稱職以下等次(含稱職),不得推薦提拔干部,試用期內干部延長試用期,對第一責任人實施代理負責。在高壓政策下,一些“假大空”項目紛紛上馬,并導致大量資源浪費。(《經濟參考報》8月16日)
地方政府重視經濟工作本身并沒有問題,把招商引資作為地方政府的工作重點,也不無道理。不過,發展經濟固然需要政策支持,固然需要積極把握稍縱即逝的機遇,但是,經濟發展同樣也有它的規律,“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在招商引資這事兒上也從來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招商引資的任務和帽子掛鉤,不僅完不成指標不能提拔干部,甚至連原本的位子也要變成“代理”的,各級部門和人員的確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但是,在“招商引資”這事兒上也寄望于“人多力量大”,不僅一廂情愿,恐怕更是打錯了如意算盤。當招商引資被簡單地指標化,對于招商引資任務的評判也只有“越多越好”這個唯一指標,其實必然是以招商引資的質量為代價。為了完成所謂的招商引資任務,一些“假大空”項目的紛紛上馬,并導致大量資源浪費,也就并不意外。
“為了招商,教育局長可以不管學校里的事情,民政局長可以不問民政上的事情,公檢法統統上馬”。不難設想的是,當教育局長以及教師也投入到招商引資之中,教育本職被偏廢已不言而喻,至于教育局長靠什么招商,會不會以出賣教育公平的手段來換取投資,公檢法會不會為了招商而讓渡法律的公平,就更令人擔憂。
“全民招商”不過是翻版的“大躍進”罷了。而之所以“全民招商”這出鬧劇總是能有堂皇上演的舞臺,扭曲的政績觀,以及無所不能的權力,恐怕才是幕后的真正導演。(吳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