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經營餐館多年,有了一些實力,想請印度小伙做門童。雖然圈子里的人都竭力反對,但他還是義無反顧,費盡周折,通過香港中介請了兩個威猛高大的印度人,絳紅頭巾一扎,絳紅袍一穿,一左一右,站在門口,確實給餐館增添了幾分喜氣。私下里我問朋友,這印度門童能招來生意嗎?回答說,還真是不太清楚。
隨著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逐步融為一體,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多起來了。廣州有一個非洲人居住區,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有一個中東人居住區。外國人在中國,有做健身教練的、做工程的、做外國產品銷售代理的,也有做資本市場顧問的,大多數外國人對在中國生活和工作都比較滿意,認為這里人好,機會多。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洋面孔被不少人當作門面來支撐。
印度小伙雖然不懂漢語,但音容笑貌,一舉手,一投足,充滿著對客人的熱情。要說撐了門面,的確還是撐了撐,朋友也比較滿意?墒牵切┌烁妥右泊虿恢,純粹為撐門面而撐門面,去找洋面孔來充數,就不可取了。
比方招商活動,一些地方就熱衷于請些洋面孔來撐門面。來參加慶典活動的不少洋面孔,實際上就是在大城市做普通工作的外籍白領?墒牵埶麄兊降胤絽⒓踊顒拥闹薪,硬是煞有介事,介紹說該洋面孔是某某跨國公司駐北京或上海的總代表。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這些被請來的洋面孔往往按照事先由別人備好的英文講稿念一下,花籃、禮炮、紅地毯、彩旗……慶典活動往往就在這種熱鬧中拉下帷幕。
還有個別企業,請些甚至對企業經營和技術一無所知的洋面孔,隔三差五地來,住在企業的外國專家樓里,對外的名頭是企業副總經理什么的。來企業參觀的人見到這些洋面孔,往往會嘖嘖稱奇:瞧人家,就是國際化的企業,人才都是從國外請過來的,企業的實力一定是了不得哇!
其實,經濟社會活動,有許多洋面孔出現,的確是說明你在國際化。問題在于,你請的洋面孔是否真材實料。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請了很多各方面的外籍專家、教授、學者,是需要。我們的很多大型企業、科研院所,也請了許多外籍專家,他們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奉獻了聰明和才智。例子太多,不勝枚舉。他們請外籍專家,不是為了撐門面,而是企業或單位工作需要。
企業經營,請不明就里的洋面孔來撐門面,說穿了,不過是自欺欺人之舉。西方有句名諺:無論烏鴉怎樣用孔雀的羽毛來裝扮自己,烏鴉畢竟是烏鴉。企業的發展,核心在于塑造產品競爭力、技術的競爭力、管理競爭力。立足這三個競爭力,以市場為導向,滿足市場需求,你的企業就一定有好的前程。企業要撐門面,就得靠競爭力來撐。企業要撐門面,不是靠面子,而是靠里子。(高云才 原題:洋面孔未必就能撐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