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7年08月18日 16:06:00A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
明天就是“520”了,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充滿鮮花、巧克力、濃濃愛意的一天。在寶島臺灣,除了街上情侶間的粉紅泡泡,今年的“520”還有著特殊的意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1周年啦!估計蔡英文當天也會收到來自臺灣民眾的“真情告白”,只不過是夾雜著臭雞蛋與板磚、希望她趕緊下臺的強烈心聲。
回顧過去一年來,由蔡英文自編、自導、自演的荒誕劇《蔡英文入職記》,自播出以來果然沒讓民眾失望,吐槽、嘲諷、謾罵,一聲蓋過一聲,滿屏的彈幕全是“滾下臺”。從蔡英文上任以來的民調中我們看明白了一件事,蔡大小姐還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家創造的民調支持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在蔡英文的世界里,“記錄”這種東西,就是要用來打破的。只不過正常人類都是人往高處走,特立獨行的蔡英文卻偏偏愛探底。
遠的不說,咱們來說點近期的事兒。島內TVBS最新民調顯示,對于蔡英文就任一年來的施政表現,民眾滿意度為28%,不滿意度為56%,為歷任民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最低。另外,這份民調也提到蔡英文的信任度,有44%民眾對其表示信任,45%不信任;52%民眾對蔡未來施政表現沒有信心,首度超過5成。
針對蔡英文上任以來推動各項新政策,民調顯示,認為蔡政策走向正確的比例,由就職演說時的56%逐漸下滑,就職100日時降至42%,半年時降至40%,此次調查再降至38%;而認為走向錯誤的比例則由就職時的8%增加至百日時的22%,半年的25%,此次調查更上升至36%。蔡英文自上臺伊始便聲稱新當局成為所謂“最會溝通”當局,但調查結果卻顯示,高達62%民眾并不滿意蔡當局在政策溝通上的表現。
在做各類總結工作時,領導們都愛說“別講沒用的,拿數據說話”。看到這么多的事實數據,如果肢體會說話,此時蔡英文的手肯定會安撫著臉說“真是辛苦你了”——打臉多疼啊。除此之外,蔡英文去年520就職演說,曾對全臺民眾許下承諾,要以“青年好政”充實青年權利、保障勞動尊嚴、支持成家創業,為青年朋友撕下“魯蛇”(loser)標簽。但民進黨執政滿周年,“青年好政”似乎已成空頭支票,“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關注世代正義連線”透過網絡募集2100位青年主考官,為蔡當局打期中考分數,其中在努力改變年輕人處境、創造年輕人未來方面,蔡英文僅得到45.49分。
對,你沒看錯,又是一項不及格!這成績是青年對蔡當局最嚴厲的批判,顯見在青年心中,民進黨的政績不但不及格,連補考都不行。更有統計顯示,今年首季失業者的失業周數直逼半年,創下近三年同期最高。而新當局念茲在茲的青年就業,成長也有限,15~24歲的青年失業率也升至12.07%,創下近三年同期最高。沒工作自然只能喝西北風,然而有工作處境也好不到哪里去。臺當局統計部門發布的資料,臺灣今年1至2月實質薪資已倒退17年。
蔡英文不僅對青年的承諾變成了空話,“拼經濟”也交了白卷。去年民進黨當局上臺后,提出將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作為經濟施政的重點,隨后也提出多項規劃來促進民間投資。然而推動一年來,依臺當局統計部門預測,今年民間投資成長僅1.85%,創五年來最低。
正如復旦大學蘇虹博士文章中所說的,蔡英文去年的“520”就職演講,洋洋灑灑近6千字,諸如“讓臺灣的經濟結構轉型”,“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讓整體年輕人的處境變好”以及“和平的積極溝通者”,為島內民眾畫出了一個無比燦爛、宛若仙境的“大餅”。一些民眾信以為真,以為真的可以如蔡英文所言,“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因為參與臺灣的改變,而感到驕傲”。可悲的是,一年下來,島內情況改變倒是改變了,只是沒有變好,而是變得糟糕了,民眾無限的希望成為無比的失望,哪里還有什么“驕傲”可言?
其實,蔡英文一年來沒少折騰:所謂“新南向”政策、“年金改革”、取悅美日,甚至還弄出了“雄三誤射”,前不久在兩岸關系上又拋出了所謂的“三新”。但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蔡英文怎么折騰都弄不出什么名堂。
自蔡英文上臺來,臺灣方面陸委會便因在兩岸關系方面毫無作為,被外界多番嘲諷“就是一臺傳真機”。當然,在蔡英文既定錯誤兩岸政策下,島內兩岸事務機構也確無施展空間。針對目前兩岸關系,國民黨黨主席參選人潘維剛便指出,蔡英文上臺后不到1年就把兩岸關系歸零,可以稱之為“通零太后”,直接把兩岸關系、互信等統統歸零。
《蔡英文入職記》開播以來,每逢重大時間節點、政策宣示前,將媒體叫到辦內“喝茶談心”似已成“慣例”。去年8月中旬,蔡英文搶在自己上臺百日民調大跌前主動出擊,把記者請去“喝茶”,吹風說“勿以百日評論我”。不過,在蔡英文執政周年如此重要節點前夕,蔡辦卻宣布取消原定于19日的媒體茶敘。不知是女人心海底針,還是心太虛假低調?
如果一部電視連續劇收視和口碑極度惡劣,往往會被提前下線。不知道蔡英文的這部荒誕大戲,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以上就是本期《臺灣一周侃》的全部內容,感謝收聽,再見!(本音頻及文章系中國臺灣網網友小小投稿,不代表本網觀點)
責任編輯: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