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8年08月27日 15:13:00A
臺灣包袱鋪,砸錢治水是騙術!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臺灣南部的百姓們真是切身體會到了何為“水深火熱”……從8月23日開始,受熱帶低氣壓影響,南臺灣從嘉義到屏東的多個縣市均遭到了“暴雨”的洗禮,城市變泳池已經算不了什么了,更夸張的是,不僅有災民為此連大號都不敢上,嘉義更是遭遇了“滅村”之禍!
臺灣近來暴雨頻頻,島內多地被淹,823暴雨更使南臺灣深陷困頓,而即便在雨停后,嘉義縣東石等多個地方的水卻還沒退,布袋鎮災民更自嘲根本變成“威尼斯水城”。
根據25日的空拍畫面顯示,淹水邁入第三天的東石鄉掌潭村,從空中看起來,已成為一片“水鄉澤國”,相當駭人。據臺“行政院”25日下午公布的災情數據顯示,截至當日下午2時止,暴雨災情已致6死93傷,農業損失達到2億1840萬5000元(新臺幣,下同),累計撤離、疏散人數達6772人,累計最高收容人數為1488人;在水電瓦斯等方面,停電用戶共計有69503戶,天然氣停氣26戶,市話中斷有940戶,基地臺受損274座。
如此災情也引發了災民對臺當局的抱怨:
“整個村莊都滅了,水到現在還沒退,都3天了,誰來幫幫我們,讓這可怕的水快退!”,嘉義災民等不到臺當局的救援,直接開直播向外界求救,災民稱有近90名老人困在家里,2天沒吃東西,欲哭無淚,抱怨臺當局沒伸援手。
而對于水深超過六十公分的東石洲仔村村民來說,即便外頭送來了便當等物資,但也不能多吃,“因為大號、小號都要沖水,無法排出去”,東石鄉掌潭小區協會理事長林文達表示,這幾天下雨,男人都撐傘到戶外小解,但上大號真得很不方便,只能少吃東西、少上廁所;女性家人則是大號后只能留在馬桶中不沖……
“有水也不能洗澡!”此次受災的布袋鎮永安邱姓里民抱怨,家門口有裝水閘門擋水,但外面水位比室內高,洗澡水排不出去,前兩天他從外頭淋雨回來,用毛巾擦干就算洗過澡了,家人要洗澡,必須用盆子盛住洗過的水,再拿到外頭倒。
不僅是人遭罪,連如“二師兄”這等禽畜也難逃其害。
據臺媒報道,暴雨也造成養豬戶重創。島內網絡流傳臺19在線豬只集體游水逃難,但是逃不過急流,水退后遍地豬尸,為此,臺軍還上演了一出“搶救豬只大作戰”呢~據悉這些奉命穿上簡易防護衣的臺軍,或解救受困鐵絲網的豬只或清運散布路上的豬尸,有的死豬已腫脹,但官兵也只能掩面力抬。
據嘉義縣農業處統計,這次淹水至少造成4戶養豬戶損失共4920頭豬,另有16戶養雞場損失40萬只雞,2戶養鵝場損失6200只鵝,總災損達4億2900萬元。
不對啊,民進黨為了“治水”這事兒不是多次邀過功嘛,光看曾任臺南市長、如今已經高升臺“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就因“治水有效”而多次洋洋自得,更別說還有自夸“臺中不淹水”的林佳龍、稱“民進黨在高雄治水有功”的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其邁以及為讓“高雄民眾遠離淹水痛苦”而廣建滯洪池的陳菊……
況且為了給南臺灣治水,民進黨更是沒少撒錢啊!
比如2006年民進黨執政時為了“治水”,提出了8年1160億元的預算來防洪治水、減少淹水地區,其中光臺南就分配到了172.7億、全臺第一;到了2017年再次執政的民進黨又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劃”,要以1211億元進行防洪治水、改善飲水等工程。
那為什么這次暴雨還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害呢?
花了130幾億的臺南市水利局解釋說,市府治水工程不是沒有效果,“而是氣候變遷的太劇烈”;已投入268億多元治水經費的高雄市水利局則指,因豪雨雨量超過100厘米,遠超過設計的防洪標準,“所以有短暫積水”;而8年花了100億元的嘉義縣,對于這次豪大雨造成的18鄉鎮有一半鄉鎮泡在水里的解釋是“今年氣候變化太快,降雨量多,又遇上海水漲潮,才如此慘重”……
被指任臺南市長時“治水失敗”的賴清德更狂,面對批評聲竟說“批評的人可以講出來,讓他當上帝,選擇這些雨量下在哪些地方,把握不會淹水?”
總之,民進黨當局這次的戰術很清晰,就是“甩鍋”給老天爺!
臺大教授林火旺為此直言,民進黨執政后最讓人不滿意的就是態度,“碰到事情都是先推責任”。
資深媒體人黃光芹更諷刺民進黨“治水”有“三大”,而這次淹水的區域更讓大家堅定,綠色執政果然就是“品質保證”!
民進黨大張旗鼓的撒大錢“治水”,如今卻被老天爺狠狠打臉,政論節目主持人趙少康表示,臺當局“看到淹水就編錢,給了錢又淹,淹了又給”,質疑“那個錢到底有多少跑到了私人口袋里”?
而對民進黨已經心灰意冷的臺灣網友則很“佛系”的表示,“民進黨會走到如此不堪的地步,不意外,沒什么好討論的”、“江山是自己丟的,不是別人贏的”。
民進黨過去常夸口“綠色執政,質量保證”,如今的臺灣也的確是民進黨全面執政,完全執政意味著“完全負責”,而不是用各種荒誕行徑來“完全卸責”,否則破功的綠色執政不僅會變成“口水保證”、“淹水保證”,最終更會被人民Fire!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