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8年09月21日 15:00:00A
本報莆田9月20日電 (記者蔣升陽、趙鵬、王浩)有這樣一條河的治理,讓時任福建省領導的習近平同志牽腸掛肚:4次親臨現場調研,親自主導規劃,親自主持開工并參加勞動。福建省莆田市歷屆黨委和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治理領域接力拓展。近20年久久為功,曾經水患頻仍的木蘭溪,如今風光旖旎、澤被鄉里,實現了習近平同志當年提出的“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目標。
木蘭溪是莆田的“母親河”,流域面積1700多平方公里,干流全長105公里。流域治理前,下游河段防洪能力不足兩年一遇,洪水頻發;河道千回百轉、彎多且急,地基都是淤泥,治理難度罕見。
治水,莆田人期盼已久。當年,習近平同志請國內權威水利專家為木蘭溪治理設計了全國首個“軟基河道筑堤”物理模型。1999年12月27日,木蘭溪治理工程正式開工,習近平同志和當地干部群眾、駐軍官兵等6000多人一起參加義務勞動。在現場,習近平同志深情囑托,一定要使木蘭溪變害為利、造福人民。
時光荏苒,莆田市委和市政府班子幾經更替,但治理木蘭溪初心不改。以木蘭溪治理為契機,莆田城市發展空間拓展,綠色發展成果顯現。
木蘭溪治理前,占莆田近一半面積的下游地區,均為低洼易澇地帶,生產生活基礎設施項目都需加備防洪規劃和工程,成本高、隱患大。木蘭溪治理后,下游區域防洪標準大幅提升,助力莆田成為福建省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點。到去年底,莆田市城鎮化率已由1999年的12%提升至59.6%。
莆田興化平原是福建第三大平原,物產豐富。木蘭溪治理以來,莆田糧食產量每年穩定在70萬噸以上,耕地畝均效益從2000元升至7000元。
圍繞木蘭溪治理,莆田深入推進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建設。全市污水處理率已達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下游399條內河與木蘭溪互聯互通,形成面積超過60平方公里的城市綠心,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治水引來百業興。曾經洪澇頻發的木蘭溪變害為利,支撐莆田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2017年莆田地區生產總值比1999年時增加7倍多,財政總收入增長15倍。黨的十八大以來,莆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形成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等一批新產業,人均生產總值增加近3萬元。
在福建率先實施主要流域全面禁止新建水電站、石材加工、礦山開采等項目,率先實施水源保護地周邊禁止建設畜禽養殖場,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開展水質提升攻堅行動……木蘭溪四期治理工程雖近尾聲,但其生態文明建設效應仍在延展:莆田正向著實現全流域安全、生態綜合治理目標邁進。
(相關報道和評論員文章見第五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