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8年05月21日 10:04:00A
臺當局“行政院”日前召開“提高低薪族薪資”會議,決定祭出提振薪資5大措施。臺灣《中國時報》20日發表社論說,蔡當局半年前主打“提升青年薪資”,如今又祭出“提高低薪族薪資”,不能說不認真了。但觀諸蔡當局近兩年各種提振薪資的作法,卻流于治標、片面、形式主義及政令宣傳性質,錯誤政策導引下,薪資水平未見明顯提升,夸張的政績宣傳與民眾認知產生差距,反而讓人懷疑臺當局誤導或偽造數據,增添社會對立情緒。
社論指出,就提升低薪族薪資五大措施而言,臺當局“行政院”決提高當局派遣、臨時工每月起薪至3萬元(新臺幣,下同),估計受惠人數1.6萬人,需9.6億經費;并考慮將時薪制基本工資由140元上調至150元。臺當局愿意從自身做起,善意雖可感卻無效,畢竟當局派遣工只有1.6萬人,相對百萬派遣工,甚至300萬名月薪不到3萬元勞工,試問能有效解決低薪問題嗎?
至于提高時薪制基本工資,依官方數據,有34萬人的時薪低于150元,提高時薪基本工資受惠者人數較多,月薪與時薪的基本工資脫鉤,可以讓外勞薪資不因而連動,算是對企業界的“妥協”。不過,僅僅調高時新制基本工資,對企業用人會造成什么影響?會不會產生蝴蝶效應?應先做政策分析,避免重蹈“一例一休”倉卒“立法”,隨后不得不“發夾彎”的失敗經驗。
社論又指出,民進黨當局偏愛用政策手段達成政治目標,往往造成市場扭曲。真正解決低薪困境問題的方法無他,只有提振經濟、增加投資,才是治本又全面拉抬的不二法門;以政治力調高基本工資,或用取巧方式拉高局部薪資,不但難見其效,扭曲市場機制將付出更大代價。
由歷史數據可知,臺灣低薪困境是在公元2000年之后出現,在此之前的1991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接近7%、民間投資成長率達11%、臺當局投資成長率6%,這段時間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與總薪資也有近3%的成長。2000年后至今,民間投資成長率掉到2%,臺當局投資負成長,結果就是實質薪資在零成長與衰退之間徘徊。
社論表示,但這段時間基本工資卻一路拉高,從2007年的1.5萬元拉到2.2萬,增加近39%,卻絲毫未能舒緩低薪困境問題。冷冰冰的現實數據完全不支持“調高基本工資救低薪”的想法。
更矛盾的是,蔡當局一方面拚命說要提振薪資、祭出政策救低薪,另一方面卻在政策上打擊、摧殘投資與就業機會。“行政院”在“提高低薪族薪資”會后記者會中承認,月薪低于3萬元勞工比率較高的“低薪產業”,集中在批發零售、住宿餐飲與支持服務業,其中最觸目驚心的是住宿餐飲業,高達69.2%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低于3萬元。
社論又表示,蔡當局忘了嗎?是誰的政策導致陸客呈雪崩式下降,許多旅館、飯店生意直直落,倒閉求售家數暴增?根據業者統計,去年9月時,全臺共有88間旅館、飯店、商旅上網求售。今年經濟好轉,按理應是看好前景、投資增加,但4月底待售旅館、飯店量增為104間。這波旅館拋售潮還不知何時止血。
試問:一個產業的企業紛紛倒閉、求售、減少雇傭,從業人員不失業、不減薪就該高興了,薪資還會增加嗎?其他產業雖然未慘到如此地步,不過全球經濟上揚復蘇,島內民間投資卻仍然低迷,連續幾季衰退;投資積弊問題未能解決,反而新增蔡當局“創造”出的缺電問題,民間投資意愿當然更衰退。
社論說,臺灣超過300萬勞工的月薪在3萬元以下,所謂打破低薪困境,應優先解決相關產業的困境,產業發展熱絡,資金涌入,勞工薪資自然提升;蔡當局力推5加2產業政策與獎勵新創,卻對傳統制造業棄如敝屣,更別提被政策打擊的觀光等服務業。
解決低薪只有回到拼經濟成長、活絡民間投資,才是正途,零碎片面的小措施難有成效。至于巧立名目、誤讀數據,如賴清德拿名目總薪資充數、施俊吉談“排除外勞后的本勞薪資”,把勞工薪資說成接近5萬甚至6萬,則等而下之。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