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專家談“禪意回歸”:要在生活中修行
中新網寧波5月14日電隨著現代生活節奏日趨加快,如何在繁忙喧囂的生活中放慢腳步、來一場心靈“修行”呢?5月14日,修行與精神生活暨第三屆宗教人類學工作坊在浙江寧波舉行,多位海峽兩岸專家學者認為,古老“禪意”正逐漸回歸現代生活,修行無處不在。
華東師范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黃劍波認為,如今,隨著城市生活節奏加快,各種壓力隨之而來,令人深感空虛與浮躁,這背后也凸顯了社會轉型期的“信仰危機”。
于是,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開始利用假期,從寫字樓和格子間中走出,到寺廟里“短期禪修”,穿麻布衣衫、吃素齋淡飯、盤腿打禪靜坐……以此來遠離外界噪雜,消解焦慮。
來自臺灣的南京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楊德睿表示,近年來,無論是海峽兩岸還是東南亞的華人社會中,有關宗教與非宗教的“修行”已成為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在如今的躁動時代,人們渴望獲得生活的寧靜和慢思。
而除了在華人世界掀起熱潮,東方寧靜平和的精神世界也吸引了不少外國人。來自法國高等實踐研究院的Johan Rols告訴記者,在西方社會,定禪打坐也很流行,東方禪文化能使人忘記生活的煩囂,在浮躁中歸于平靜。
“因為對東方文化很感興趣,我只身來到中國求學,并多次參加禪修實踐。期間每天早上6點起床,上早課,守戒律,日子雖然清苦,但是能跟自己內心對話,不斷完善自己,這讓我受益良多。”Johan Rols說。
臺灣真理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家麟認為,在臺灣,人們也會進行“打禪七”、“行腳”等修行活動,但修行的范疇很廣,不見得一定要去深山古寺中吃齋打坐,生活中無處不修行,修行也可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禪修、瑜伽、太極拳是修行,專注于本職工作是修行,甚至行住坐臥中亦都是禪,日常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修’與‘行’,并不局限于時間與空間。”張家麟說。
同樣,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文洪看來,“修行”并不是要人們從群體生活與工作中退隱,也不是要用神秘主義取代理性與科學,而是要通過對修行的研究,讓心靈解壓放空、沉寂自我、啟迪智慧。
“如今,修行甚至已為成為一種流行話語。”《宗教人類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陳進國認為,修行本質上是對德性和靈性的喚醒和提升,這是現代人尋求精神慰藉和身體慰藉的重要出路之一,背后更是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重新發掘,隨著古老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聯結,將不斷助益現代和諧社會發展。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華東師范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南京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共同主辦、浙江寧波金峨寺承辦。明年,“宗教人類學工作坊”將在終南山三元宮繼續探索“修行”議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