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一根的玉米怎么種出來
——臺灣新農人廖健強的大陸創業故事
東南網12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夢婕)
“博士種田”代表啥
黝黑的皮膚,簡樸的穿著,剛過不惑之年的廖健強看起來就像一個跟土地打了多年交道的農夫。他出生于臺灣的建筑世家,卻一頭扎進農業項目里,并西進大陸創業。他說,自己在大陸的打拼經歷,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大陸農業生態的巨變。
上世紀90年代末,廖健強的父親在臺灣經營建筑生意,污水處理是其中一環。家族企業從美國一家公司引進了微生物污水處理技術,所有業務、技術往來的文件資料,都是擅長英文的廖健強幫忙翻譯的。微生物菌劑在當時還是一項新興產業,深入鉆研后,廖健強發現,這種生物科技不僅在環保領域大有可為,在農牧漁業等方面也能大顯身手。
于是,廖健強家族的臺灣千惠公司決定代理美國生態實驗公司的凈潔靈生物制劑產品與相關技術,長期推廣下來為許多臺灣農民及環保人士所認可。由于公司在臺灣微生物菌劑領域十分拔尖,2006年,廖健強以專家身份跟隨臺灣經濟研究院考察團來到大陸。廖健強告訴記者,當時接待方有中國種子集團,雙方交流時,廖健強嚇了一跳,種子集團齊刷刷坐了一整排的博士,“原來現在大陸‘種田’的都是這樣層級的人才?!”接著在參訪團從山東青島到壽光的路上,兩小時的車程,兩邊是綿延不絕的玉米田。“我覺得很震撼,博士種田代表了大陸農業的方向。”廖健強當時就決定,一定要來大陸發展。
微生物菌劑艱難“扎根”
2007年,廖健強受邀參加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他深入福建的田間地頭,在交流中,萌生了在福建創業的想法。“北方農業大多是量產,而南方農業更精細,與臺灣相似,更適合應用我們的技術發展有機農業。”而且廖健強的祖籍地是泉州,這更增添了他對福建的一分親近感。2010年,廖健強正式在福州注冊了千惠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要有好的作物,必先有好的土壤。”廖健強告訴記者,長期使用化肥與農藥導致板結與酸化的農地,就算使用再多化肥、農藥,也難見到好收成。而農作物之所以長蟲,其實是長期的耕種打破了土壤原有的生態平衡,用農藥治標不治本。廖健強和技術人員用微生物菌劑“治療”土壤,恢復其原有的平衡,制造不利于害蟲生長的“逆環境”,讓農作物既保持質量,又增產增收。并且由于使用菌種皆為天然常在菌,非基因改良,使用安全效果穩定。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