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時值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之際。中共浦東新區委員會黨史辦公室(地方志辦公室)和浦東新區檔案局(館)在浦東展覽館聯合召開“海峽兩岸宋氏家族故居學術研討會”,同時舉辦“孫中山與宋氏家族的世紀交融圖片展”和《宋氏家族與娘家文化論叢》首發式。
上海市政協研究室副主任徐梅、浦東新區統戰部副部長、臺辦副主任黃建祥、中福會出版社社長余嵐、中國臺北浦東同鄉會理事長顧敏分別為“孫中山與宋氏家族的世紀交融圖片展”和《宋氏家族與娘家文化論叢》首發式揭幕。
《求是》雜志原副總編輯朱峻峰、中國臺北浦東同鄉會理事長顧敏、上海浦東宋氏家族研究中心主任、浦東歷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莊崚博士和王華琦等四位專家做主題發言。莊崚博士在“宋氏家族川沙故居若干史實研究”發言中指出,宋慶齡名譽主席曾充滿感情地回憶:“我在家讀書,一直到12歲才被送入教會學!保ā八螒c齡自述”《檔案與史學》1997年第1期)。上海浦東川沙南市街上的宋氏家族故居就是留給宋慶齡與宋氏全家人最為溫馨永恒思念的“家”。莊崚博士從宋氏子弟接受中華傳統文化啟蒙的諸文伯學塾、由宋慶齡父母宋耀如、倪珪貞創辦的宋家小學堂(南城小學);川沙南市街中市街街角處的抗倭牌樓及抗倭古城墻;川沙淳樸而又開放的民風及濃郁親切的鄉音等視角,回顧宋氏家族在上世紀之交在川沙故居的居住和生活模式,生動地闡述了宋氏子弟在浦東川沙故居度過的金色童年。
朱峻峰和顧敏教授指出:上海浦東是宋氏家族的娘家,祖國大陸是二千三百萬臺灣同胞的娘家。川沙宋氏家族故居,不僅是上海浦東的優秀人文建筑,也是海峽兩岸全體炎黃子孫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王華琦女士則建議:在川沙城建立宋氏家族故居文化展示中心。李志英、陳積方、周向黨、施薔生四位專家在交流發言中則希望進一步加強對宋氏人物的研究,發揮浦東娘家的優勢,將宋氏家族故居研究工作推向新的高度,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這次研討會得到上海市政協研究室、臺同盟上海市委、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福利會出版社的指導,徐梅、黃建祥、余嵐等領導在會上對今后如何開展好宋氏家族和浦東娘家文化研究提出要求,希望加強海峽兩岸的交流,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研討會由上海浦東歷史研究中心、上海浦東宋氏家族研究中心承辦,浦東新區黨史辦主任柴志光主持會議,副主任楊雋代表主辦單位致辭。
《宋氏家族與娘家文化論叢》一書由中共浦東新區委員會黨史辦公室、上海浦東歷史研究中心、上海浦東宋氏家族研究中心編,中國福利會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由莊崚主編,許芳、龍鴻彬、喬漪副主編,該書收錄理論文35篇,文獻資料11篇。該書以浦東是宋氏姐妹兄弟娘家這個角度研究宋氏家族的文化傳承,及宋氏家族在中國近現代發展史上的偉大歷史貢獻。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為該書作序。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