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7月20日電(記者余里 李倩薇)由農業部臺灣事務辦公室、成都市農業委員會主辦的“2016年臺灣農民創業園休閑農業培訓班暨兩岸推進美麗新農村建設培訓班”18日至20日在成都舉行。兩岸農學專家、臺創園管委會人員、臺商、臺農及成都各縣市相關人員等在內的7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作為活動首站,參加培訓學員一行18日先后來到成都蒲江兩河村、爐坪村和甘溪明月村進行交流參觀。兩河、爐坪和甘溪明月三個村子在當地屬于“明星”村,在農業生產銷售、美麗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各具優勢和特色。
“這里的硬件設施做得很好,整體規劃和風貌也很棒,銷售渠道多元化。”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研究員周先捷表示,各村委會積極組織和幫助村民進行產品生產營銷的模式與臺灣農學會很像。
來自臺灣農業公司的林先生認為,相較臺灣各鄉村景觀趨同而言,這里的每個村子發展都有自己特色,尤其在景觀設計、建筑風格方面都略有差異,這為發展特色休閑農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休閑農業不是只要把產品運出去,而是要能把錢引進來,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還有很多發展空間,可以大力發展酵素類淺加工產品的生產,不僅能夠讓果品每一個部位都不會浪費,也能很好解決農產品盛產期產能過剩等問題。”臺灣農學專家、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林俊男提出了建議。
據悉,兩河村主攻蒲江丑柑種植,目前已建立優質丑柑采摘體驗基地2300畝,年產值達3150多萬元。與兩河村不同,爐坪村以獼猴桃種植為主打產業,村集體使用財政資金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引進社會業主共同建成1000畝獼猴桃核心示范基地,帶動全村發展獼猴桃5000畝,為產業脫貧奠定堅實基礎。甘溪明月村則依托自然環境和邛窯歷史文化資源,產業定位為“竹海、茶山、明月窯”,發展鄉村文創產業,成為大陸第三個國際陶藝村,被譽為“活著的邛窯”。
值得一提的是,三個村莊都利用“互聯網+”助推銷售渠道拓展,兩河村成立電子商務服務站、建立微信公眾號,致力于打通水果電商市場,如今,兩河村的果品已經銷售到北京、天津、新疆等地,甚至遠銷俄羅斯。
在參觀過程中,學員們與各村負責人進行了交流探討,了解和學習了三個先進村莊在農業生產銷售、休閑農業發展和美麗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感到“此行受益匪淺”,將為各自臺創園建設、農業公司發展開拓新的思路。
接下來,學員將參加為期兩天的休閑農業與兩岸合作推進幸福美麗新農村建設培訓班活動,兩岸農業專家將就休閑農業和美麗新農村建設與大家分享經驗。隨后,臺灣專家還將分赴六個項目實施示范村進行現場指導。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