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3月9日電(記者李慧穎)紅磚厝、燕尾脊,30幾座錯落有致的閩南風格建筑構成了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一百多家臺商在此創業。“臺商們多數經營得不錯”,平潭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巧英說,大家已經在平潭扎下根來了。
林巧英在免稅市場營業一家貿易公司,進口牛軋糖、高粱酒等幾十種臺灣商品。她告訴記者,臺商們已經形成以免稅市場為展示區、向大陸各省份開拓經銷渠道的經營模式。
平潭對臺物流速度快成本低,貿易通關極為便利,再加上六大類臺灣商品免稅,這些優勢讓大部分臺商的事業都發展得有聲有色。林巧英自己的公司今年全年銷售額穩步增長,每個月都能從臺灣進口四到八個貨柜,經銷商已遍及內陸許多省份。
隨著業務量的逐漸增長,今年林巧英還有新的事業規劃——創立自己的品牌。“我們已經在臺灣生產了貼自己品牌的食品、飲料和食用油”,她振奮地對記者說,“我們自己的產品今年上半年就可以上柜銷售,電商平臺也將很快上線。”
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目前已簽約進駐245家商戶,其中臺資占六成以上,從2014年6月開業至去年底,累計進口臺灣商品約1.3億美元,銷售額約8.3億元人民幣。
同樣在臺灣商品免稅市場經營的臺商吳銘聰,最近一直在勸大學畢業的女兒來平潭發展,“大陸的經濟仍保持增長的勢頭,平潭才剛起步發展日新月異,到處是機會。我勸他們年輕人要來這里找機遇。”
平潭的交通條件曾讓吳銘聰的女兒有些猶豫,“年輕人覺得平潭到臺灣的海上直航不如空中直飛那么便利。”聽聞平潭很快要通到長樂機場的高鐵這一消息后,吳銘聰的女兒信心大增,“希望高鐵、機場早點通起來!”
從宜蘭來平潭的潘蓮琴經營一家貿易商行,店里的特色商品是客家手作包,很受顧客歡迎。“這些手作包都是臺灣社區的老人家或是單親媽媽們做的,每一針每一線后面都有故事”,她說,這些手工文創產品很受歡迎。
作為最早一批來平潭創業的臺胞,潘蓮琴是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和兩岸交流的見證者,她一直關注著與平潭息息相關的消息。潘蓮琴在微信上轉發了一條有關平潭的新消息:“平潭寫進大陸十三五規劃,兩岸交流大舞臺更精彩,我們準備好了,未來一定更美好。”
“平潭總能這樣吸引大家的目光。”潘蓮琴常自稱自己是“新平潭人”,她說,“希望平潭能更開放、更美好;兩岸交流能保持熱絡,吸引更多的臺灣人來這里,把平潭當做共同的家園。”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