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醫工理法,建筑文化后方!海外來賓家家串,龍門鎮里夸炎黃……若同濟,英長在;如李莊,國不亡。”隨著兩岸100多名中學生共同朗誦《李莊賦》,“同根同源兩岸情·文化抗戰李莊行”活動在四川宜賓李莊拉開了帷幕。
22日,200多名兩岸來賓匯聚文化抗戰古鎮——李莊,共同參加為期四天的“同根同源兩岸情·文化抗戰李莊行”活動。開幕式上,兩岸來賓共同欣賞了川劇變臉、具有李莊意蘊的歌舞以及歌曲《龍的傳人》。另外,兩岸書畫家還交換了書畫作品。
據介紹,本次活動邀請兩岸來賓共同參觀體驗李莊文化抗戰遺址、觀賞海峽兩岸文化抗戰書畫展。交流期間還將舉辦海峽兩岸李莊文化抗戰論壇、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等活動。
抗戰時期,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等文化機構內遷至李莊。李濟、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等專家學者當時云集李莊,使李莊成為抗戰時期與成都、昆明、重慶齊名的四大抗戰文化中心。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晏永和表示,“同根同源兩岸情·文化抗戰李莊行”活動在抗戰勝利70周年舉辦,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給兩岸同胞一個共敘情誼的交流平臺。
“抗戰期間,李莊用開闊的胸襟接納了很多文化機構和知名的專家學者,凸顯了四川抗戰大后方中文化抗戰的重要作用。”晏永和表示,這次活動的開展可以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了解四川,了解宜賓,了解李莊。
“‘文化抗戰李莊行’活動不僅展現了歷史上李莊的特殊地位,也彰顯了抗戰期間中文化的力量。”中國國民黨原副秘書長張榮恭指出,李莊的抗戰精神是多重的,是強大的。李莊的歷史也證明中華文化是凝聚整個民族的主軸。“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當然應該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加強交流,共同發展,共享繁榮。” 張榮恭說。
84歲的臺灣老人陳克謙是第一次來到宜賓李莊。本次海峽兩岸文化抗戰書畫展中有他的作品。站在自己的書法作品前,“中華文化是優秀的,有能力融合大家的不同意見。”陳老自豪地說,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在宜賓舉辦這次書畫展,可以讓兩岸文化相連,心意相通。(記者劉慧 余里)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