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在廈門東渡港區,臺灣北田公司生產的12種、7600多千克膨化食品正在接受東渡檢驗檢疫局檢疫。這是自貿區檢驗檢疫新政推行以來入境廈門的首批臺灣食品。
廈門檢驗檢疫局人士告訴中新社記者,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掛牌后,廈門檢驗檢疫部門推出臺灣食品“源頭管理、口岸驗放”新模式,這是首批享受該項新政的進口臺灣食品。
過去,每一批進口臺灣食品都要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而且每批貨物都要實施現場抽查監管;新模式下,只需定期提供一份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該類食品安全衛生項目的檢測報告,不定期或半年抽查一次。
廈門東渡檢驗檢疫局食檢科科長湯知農說,這一新模式是在廈門檢驗檢疫局去年底推出的“臺灣地區輸大陸食品快速驗放促進計劃”基礎上升級而來。較之已給臺灣食品進口帶來巨大便利的“促進計劃”,新模式進一步對臺灣生產企業和廈門片區內進口企業提供通關便利。
“對我們業者來說,一個是成本節省,一個貨柜可以減少三四百元人民幣”,進口該批貨物的臺商溫仁得向記者表示,在通關時間上,“過去要一個月,現在只要十天就可以擺上貨柜”。
溫仁得說,自貿區給臺商帶來最大的政策優惠就是通關便利,相信隨著新舉措的不斷探索,廈門片區將吸引更多臺商。
東渡檢驗檢疫局提供的數據也表明,廈門片區4月21日掛牌以來對臺灣食品進口促進作用明顯。掛牌第一周,廈門東渡口岸進口臺灣食品55批、76.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1%、36.4%;主要品種為飲料、糖果、糕點、茶葉等。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