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歧異、謀求共識,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已經順利閉幕了。在為期兩天的論壇研討中,兩岸數十位專家學者踴躍發言,就兩岸和平制度化議題各抒己見。雖然和平可謂兩岸具有高度共識的價值取向,然而一旦觸及兩岸和平制度化議題,卻是千頭萬緒紛繁復雜。論壇前夕,導報記者曾連線藍綠陣營政論名嘴,闡釋臺灣內部面對兩岸和平架構的不同聲音。如今經過兩岸和平論壇上的“頭腦風暴”,雖然歧異并未完全消弭,但是影響兩岸和平制度化進程的幾大關鍵因素,漸漸浮出水面。
關鍵詞 民意
對于兩岸和平制度化,臺灣目前從民間到官方都存在一些疑慮,希望維持臺海現狀的部分民眾則認為談和平協議可能是在談統一。臺灣官方則對兩岸和平協議議題頗為敏感,馬“政府”就曾拋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三條件”說。
解惑 和平協議并非統一協議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周志懷認為,和平協議并不是統一協議,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起點,而不是終點。換言之,和平協議只是兩岸關系發展中的階段性目標。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則認為,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固然需要民意支持,但臺灣根據民調數據而來的民意,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甚至扭曲。臺當局若要依據這樣的民意來決定是否積極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顯然容易誤判形勢。
關鍵詞 法理
既然和平是兩岸共同認可的價值,但兩岸一提和平協議,就會出現不同聲音。其中有一種不同聲音頗具代表性:兩岸目前并沒有在打仗,為什么要“多此一舉”簽署和平協議?
解惑 事實和平不等于法理和平
在周志懷看來,簽署和平協議并不是結束戰爭狀態,而是創造一個先有和平、后有協議的狀態,是解決戰爭之外的問題。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嚴安林認為,目前的臺海和平只是事實和平,不是法理和平。而沒有約束力的和平是消極的和平,不是積極的和平。
臺灣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也認為,臺海在非戰非和的狀態下度過很長的時間。近年以來,和平也未真正有保障。雖然兩岸人士舉杯慶祝,但真正的和平卻沒有到來,因此,需要建立制度化的交流合作。
[責任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