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4日,臺胞周純娟懷揣著香港中國旅行社簽發的第一號《臺灣同胞旅行證明》,由香港飛往上海。“少小離家老大還”,她的目的地是闊別40年、位于江蘇常州娑羅巷17號的老家。
新華社當日播發的稿件記錄了臺胞證首次簽注的場景:“兩天來已有100多名在香港中旅社取得赴大陸新的旅行證的臺胞,分別從海、陸、空三路經廣州分赴各地探親。”
當月2日,臺灣紅十字組織開始受理民眾赴大陸探親,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由于那時臺胞多從香港中轉,廣州邊檢站臺胞驗證主辦臺工作人員幾乎“蓋章蓋到手抽筋”。
“當時臺胞證是一次性,必須在入境半個月前提出申請,一有緊急事件往往應接不暇。”臺灣《聯合報》資深記者賴錦宏回憶說。
臺胞證附帶“特殊禮遇”。賴錦宏說,當時臺胞和港澳人士、華僑可憑外匯券購買“三大件”(電視機、洗衣機、冰箱)、“五小件”(吸塵器、果汁機、電飯鍋、微波爐、電熨斗),以及耐克鞋、洋煙等進口商品。
臺籍律師沈恒德還記得,父親1991年首次回安徽探親時,給親朋故舊帶的就是上述商品。而且,因為“三大件”每次限購一件,這次給東家買了,下次還得惦記著給西家帶。
在計劃經濟時代,能進入商品琳瑯滿目的友誼商店用外匯券購物,是很有面子的事。因此,臺胞證身價不凡,很多“黃牛”則忙于倒賣外匯券,有些臺灣導游憑此累積了在大陸投資的“第一桶金”。
光鮮背后也有代價。1992年,沈恒德到北京創業時,只能住長城飯店、友誼賓館等幾家指定的涉外賓館,機票也要比大陸同胞貴一倍。“去北海公園劃船還要憑證買門票,價格是大陸民眾的1.5倍。”
像沈恒德一樣,許多臺胞從探親、旅游中看到大陸市場的龐大商機,加上臺資企業可享受“兩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因此大陸逐漸成為臺商投資的熱土。那時,從臺灣飛往香港的班機幾乎班班客滿,不少乘客都是轉機到大陸“淘金”的臺商。
1992年5月1日,臺胞證華麗轉身,薄薄一張紙的“臺灣同胞旅行證明”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證件分為一次性入出境有效和5年有效兩種。
6年后,有利于提高防偽性能和使用效率的新版啟用,并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在2008年12月兩岸“三通”前的3個月,臺胞證開始“一人一號、終身不變”。
“這為我們免去了5年一次的‘陣痛’。原先5年一換,相關銀行賬戶、就學等一切身份數據都要全部更改,牽一發而動全身,十分麻煩。”賴錦宏說。
開放探親25年來,臺胞年均往返大陸現已由開放之初的5000人次,激增為約500萬人次。據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最新數字,截至2012年11月,臺灣居民入境累計7123萬余次。2011年入境量是1987年的112倍,而今年1至11月入境高達494萬人次。
當年不少到大陸的臺商被戲稱為“月父”,意思是每個月只能回臺灣當一兩天父親,如今變成“周公”(每星期都可以回家做“老公”)。為適應兩岸人員往來的頻繁和“一日生活圈”的成形,臺胞證的辦理和簽注日益便利。
目前公安部已授權福建、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浙江、江蘇、廣東、四川9省、市公安機關,為在大陸的臺灣居民辦理和補換發5年有效臺胞證;在上海、南京等30個機場口岸設立臺胞口岸簽注點,廈門、上海等地還開展了臺胞入境的自助簽。
已成為“大陸女婿”的沈恒德因為頻繁往來兩岸,一度是位于雍和宮附近的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的常客。現在,他去得少了,因為“自從開放了三年多次簽和多個簽注點后,經常下了飛機再辦手續,也就十來分鐘”。
25年來,臺胞證的功能也從一般旅游證件,延伸到工商登記、銀行開戶、參加各項專業證照考試、網購火車票等。
據淘寶網臺灣商盟盟主賀淑娟介紹,憑臺胞證和大陸銀行賬號、出入境記錄這三項證明,臺胞就可在淘寶網開張營業,目前加入臺灣商盟的廠商已近300家。
“現在臺生在學費上享受本地生待遇,臺胞坐飛機、住旅館和本地居民同價……臺胞證的特殊‘禮遇’已成了兩岸交流軼事,這凸顯的是兩岸關系日益正常化。”賴錦宏說。(記者李寒芳、史衛燕、鄒偉)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