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書店開在鄉(xiāng)間野外,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記者在臺灣桃園縣平鎮(zhèn)就見到了這么一家,木造書店挨著農(nóng)田,看著并沒有違和感,反而別有風致。
這家“晴耕雨讀小書院”是通體由原木打造的老房子,面積超過300平方米,門前還有寬闊的草坪,在獨立書店界算是占地相當豪華。開在農(nóng)田與兩條車路之間,民居寥寥,給人以時光倒流、回到舊時書院之感。
進到店里,柜臺、書架、桌椅一應家具都是木制,精心搭配的飾品、綠植和燈光營造出溫馨。店里一半地方陳列圖書,一半用來喝咖啡飲品。一頭還有小舞臺,可作演講、講座使用。
店主是一對年輕夫婦,文質(zhì)彬彬的,笑容透著靦腆。一周前,他們的書店才剛剛開張。老板娘洪毓穗是身材嬌小的80后,這家書店源于她的夢想。3年前她與擔任工程師的先生度蜜月,環(huán)島逛獨立書店,兩人從臺灣頭逛到臺灣尾,把各家獨立書店的特色都記在心上,旅行結束,公婆看到他們滿車子的書,驚訝問道:“你們不是去度蜜月嗎?”
|
洪毓穗在臺中工作多年,開書店的夢想在她腦海中從沒有淡化。有一次在工作疲憊之余,看到廣告中“晴耕雨讀”四個字,喚起她心頭的渴望,也成了今天店名的緣起。她結婚生子、辭掉工作北上后,一直思考人生的下一步。先生鼓勵她圓夢,“不要等,就算做不起來,也值得嘗試。”
臺灣當局的文化政策幫了他們一把。他們把書店的方案提交給文化部門,獲得了50萬元新臺幣的資助。之后,他們租下這座已廢棄多年的木屋,重新裝修整理,自己當木工做書架。老板娘說,在整修準備開書店的過程中,左鄰右舍紛紛前來打探,問:“又可以唱歌了嗎?”原來書店前身是一家卡拉OK店,沒想到,包廂也能變書店!
能不能回本?這個問題似乎不在店主優(yōu)先考慮之列。店里賣的書都是洪毓穗自己喜歡的類型:美食、健康、親子、園藝、兒童文學等,符合獨立書店的小眾化路線。價格和臺灣網(wǎng)絡書店差不多,八五折左右。開張一個星期賺了多少錢?夫婦倆只說幸好人來的并不少,除了附近的居民,還有開車經(jīng)過的顧客,以及在網(wǎng)絡上看到他們開店日志的網(wǎng)友。
這種“不知其可不可為而為之”的夢想家,自有激勵人心的力量。如果不是他們,生活會少很多精彩,桃園的鄉(xiāng)間也不可能平添這一股人文味道。
[責任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