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女,臺灣高雄人,祖籍湖南衡山縣,教授、作家、社會評論家、思想家。曾任教于紐約市立大學及梅西大學外文系、任臺灣“中央大學”外文系副教授、臺北市文化局長等。現任香港大學傳媒及新聞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清華大學(臺灣)徐賢修講座教授。著有《野火集》等作品多種。在兩岸三地文化圈中,龍應臺是其中一個罕見的異數。
她曾經在旅居歐洲之后,回到臺灣,不滿社會現狀,而發出“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的質疑,也曾經頂著大肚子為一篇文章游走在異國;她以生動的小故事講述世界政治變幻,也以關注小人物的命運來闡述一段歷史。她被譽為偏激的女斗士,也被譽為情感泛濫的文學家,但實際上,無論是這些名詞,還是“記者,作家,政治家”……都無法以一概全,因為她就是龍應臺。
1984年,龍應臺出版第一本屬于自己的書,名為《龍應臺評小說》。該書上市不久即售罄,并多次再版,被同行稱為“龍卷風”。1985年開始,龍應臺開始創作她最為人所知的批評文學,她以其犀利文風聞名,成為全臺灣矚目的專欄作家。
在臺灣文壇人氣急升的的龍卻選擇了家庭,她嫁給了一位德國外交官并生下兒子。然后,1986年,全家移居歐洲。此后,龍除了繼續她在文學領域上的寫作和研究工作外,也逐漸發展出看似與批判處于另一極端的溫柔委婉的文風。
九十年代中期,《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等一系列親情和家庭生活主題的文集,則盡顯了龍在批判文學以外,充滿溫情的母親形象,讓眾人知道--原來龍也可以不談政治,能談散步、牽手、晚餐、拍照這些承載著情感的生活片段,記錄著孩子反叛的青春期和父母親生老病死這類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事。
[責任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