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提及的《富春山居圖》,其中絕大部分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評社 康子仁攝)
人民網3月15日電 據中評社報道,溫家寶總理昨日提及的《富春山居圖》,其中絕大部分收藏在臺北故宮,真品放置在恒溫、恒濕的庫房當中,在禮品部則是有出售和真品大小一樣的復制畫,長度639.9公分,寬度33公分,售價新臺幣3萬3千元。
溫家寶昨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外記者時表示,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他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希望兩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臺北故宮表示,《富春山居圖》描繪的是黃公望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廟山、大嶺及富春江等一帶的山川景致。畫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岡陵起伏,山勢層層迭迭,林木交錯。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并用,極富于變化。
黃公望(1269-1354),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字子久,號大癡,又號一峰道人,晚號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黃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與吳鎮(1280-1354)、倪瓚(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稱為“元四大家”。
至正七年,年歲漸老的黃公望回歸浙江省富陽縣富春鄉,同門師弟無用師同往,黃氏為無用師描繪富春山景色,到至正十年(1350),歷3、4年方完成,時黃氏82歲,是其傳世最重要的作品。
[責任編輯:薛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