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河南省腫瘤醫院中心試驗室主任范瑞華,將來自臺灣的造血干細胞交接給主任醫師符粵文。 師紅壘 攝
圖為范瑞華打開捐助者寫給受捐者的賀卡。 師紅壘 攝
中新網鄭州1月14日電(師紅壘)1月13日晚的臺北,造血干細胞采集完畢;14日凌晨,“生命種子”飛向河南鄭州。14日下午,來自臺灣捐助者的造血干細胞已輸入身患白血病的少年體內……兩岸,20余小時,完成了一場生命的接力。
這場“生命種子”的速遞源于河南省開封縣土山崗鄉前崗村一名少年、17歲的尚云帆的意外不幸。
尚云帆今年5月份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隨后住進河南省腫瘤醫院進行醫治。他在和病魔痛苦斗爭的同時也在等待“生命種子”的出現。河南省腫瘤醫院雖然已通過中華骨髓庫為尚云帆尋找合適的造血干細胞,但最終沒有找到合適的配型。在不幸的同時,上天似乎又特別眷顧這位不幸的少年,院方最終通過臺灣慈濟骨髓庫為他找到了十分之八相合的造血干細胞。
為挽救少年的生命,河南省腫瘤醫院中心試驗室主任范瑞華前往臺灣進行愛心接力。13日晚,臺灣一名39歲男子捐獻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完畢。14日凌晨,范瑞華攜帶“生命種子”搭乘飛機飛回鄭州。當日下午,范瑞華懷抱這個裝著臺灣同胞造血干細胞的藍色箱子,一路風塵,抵達腫瘤醫院。
河南省腫瘤醫院主任醫師符粵文接過這個藍色箱子,隨即走進造血干細胞移植病房,等候在那里的尚云帆已做好了所有移植前的準備。
“輸液管變紅了,變紅了!”4時許,來自臺灣的造血干細胞已緩緩地輸入尚云帆的體內,守候在病房外多時的尚云帆父母透過玻璃窗看著“生命種子”移入兒子的體內,百感交集,喜極而涕:“我和孩子他爸,還有孩子的兩個姐姐,和云帆的配型都不成功,但這位素未謀面甚至連名字都不知道的臺灣同胞卻救了兒子一名,雖然看不見他,我也要為他深深鞠上一躬。”
4點30分,來自臺灣的造血干細胞流入尚云帆的體內已經過半。符粵文醫生告訴記者,在接下來的四十多天里,尚云帆都要呆在造血干細胞移植病房內,等待時間對身體的檢驗。
其實,在范瑞華主任出發去臺灣之前,躺在病床上的尚云帆已用他虛弱的手為這位遠方的恩人捎去了感激之情。他在一封寫給恩人的信中說道,“如今再大的病痛我都會忍者,我一定要戰勝病魔,因為我還要‘還債’,我要記得是一位臺灣叔叔救了我的命,如果上天給我一次生還的機會,我想見見你,因為叔叔您是我的再生父母!”(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