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理念
中新網11月17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登大陸游客“帥都”的文章說,臺灣節水理念深入人心,這種心態可貴可敬,特別是這種約定成俗的制度,也可供大陸借鑒。
文章摘編如下
我生在長江邊,面對一瀉千里的滾滾江水,從來沒有像臺灣這么重視過水資源。
前一次參加旅游團赴臺,在臺灣那段期間,我經常四處留心注意,觀察發現許多地方水龍頭出水時設計為噴霧狀,出水的同時,有些還會發出聲響,提示用水者不要浪費,盡快節約用水,用畢及時關掉水龍頭。
有的水龍頭上,還會設有加鎖把手,便于用完水后,及時加鎖實行禁止用水。
在臺灣的一些小學里面,設有小學生洗手池,放置香皂,掛有節水標語,督促小學生在用香皂時,關閉水龍頭。
在旅游車上,臺灣的地陪導游及司機多次告誡我們這些陸客:臺灣是個缺淡水的地方,各位沒喝完的礦泉水,一定蓋緊瓶蓋后,隔天再喝,不要像在大陸,當天喝不了的剩余礦泉水,就丟棄了;對已喝畢的礦泉水塑料瓶,應用力排除空氣,卷成薄片,蓋上瓶蓋,放入回收箱,以便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減少所占體積。
在許多場合,要上廁所的時候,也可以觀察到,在廁所里邊,馬桶里的存在清水與大陸現用的相比之下較淺,既能節水,又不至于使用時不小心將水濺出,潑灑在人身上。
沿路所聽所見,讓我們不自覺的就入境隨俗,對于水資源開始物盡其用,聽從導游的建議,未喝完先不扔掉,等隔天再用:這不是吝嗇,而是一種節儉。
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利用有限資源,使其產生最大效益是對大自然的感恩;我逐漸對水產生了敬畏,感到臺灣的生態環保節水理念深入人心,這種心態可貴可敬,特別是這種約定成俗的制度,也可供大陸借鑒。
大陸人多市場大,許多地方也缺水,導致南水北調,如果能把臺灣成熟的環保節水理念和產品移植到大陸,實屬一舉多得,不知兩岸環保人士和企業家有興趣嗎?(帥都/武漢市)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