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風云 寶島悲歌”跨世紀大展近日正在臺灣舉辦,展覽將在臺灣各地巡展一年。
“據我所知,甲午展在臺灣是首次,這樣的展覽如官方不舉辦,民間沒能力辦,但臺灣人民有權利知道兩個甲子前發生了什么,當時的臺灣人民如何面對這一事變!敝袊嗣窨谷諔馉幖o念館副館長李宗遠在展覽開幕時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如果不是甲午戰敗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臺灣及其附屬島嶼不會割讓給日本,以致形成至今未能完全解決的臺灣問題。”臺灣作家藍博洲說。
展覽由兩岸攜手舉辦,主辦單位是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
不是大陸不要臺灣
務須體朕苦衷,詳籌挽回(指臺灣——編者注)萬一之法……
——清政府電諭談判中的李鴻章
120年過去,滄海桑田,改變了臺灣命運的甲午戰爭對大多數臺灣人來說已是檔案館里的故紙!扒逋⒈蝗毡敬驍×耍筒灰覀兣_灣了,用我們來換取和平!边@是為數不少的臺灣人對兩個甲子前甲午之年的印象。
當記者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藍博洲說:“這就是‘棄兒意識’,后來成為‘去中國’化的心理基礎。兩岸長期分裂對峙時,反共親美的意識形態成為臺灣的價值主流,后來又隨著政局演變日漸發展為親美親日、反共反中。歷史的問題必須由歷史解決,臺灣人應該通過歷史的考察,理解臺灣人民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的身份認同!
那歷史怎么說?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在展覽開幕后的研討會上說:“如果說日本在120年前的甲午之年發動了第一次侵華戰爭,那么早在這之前的1874年,日本就出兵臺灣南部的恒春,并有美國顧問卡薩和華森相隨。日本人遭到當地原住民的頑強抵抗而未能得逞,這就是‘牡丹社事件’。早在1854年,美國遠東艦隊司令就登陸基隆考察,主張美國應占領臺灣,因為占領臺灣就可控制東南亞海運樞紐,也可控制中國沿海港口。當時美國國力未逮,沒接受此建議。但美國的遠東戰略調整為‘日據臺灣,以日制中’!
臺灣紀錄片獨立制片人史威說:“日本1929年造出了毒氣彈,第一顆就在1930年丟在了霧社(臺灣南投)!
展覽中的文獻顯示,1887年日本制定的《征討清國策》稱:不可不分割清國,使之成為數個小邦國……我們應斷其四肢,傷其身體,使之不能動彈……
4個月出兵7萬才攻占臺灣
全臺赤子誓不與倭人俱生
——臺籍舉人官員《五人上書》
“人稱中國8年抗戰,對于臺灣來說,如果從1895年算起,扎扎實實抗戰50年!迸_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邱淑女說。
臺灣抗擊日本殖民統治付出了多少代價?展覽顯示:“從1895年6月到10月,臺灣義軍和清軍官兵前仆后繼,奮勇抗敵,為了保臺壯烈犧牲的人不可計數。日本侵略者前后出動了7萬兵力,付出死亡4800人、傷2.7萬人的代價才攻占臺灣!薄度毡揪煅馗镏尽酚涊d,日本在臺灣統治初期,屠殺了40萬人,約占當時總人口的1/5。
展覽展出了臺灣“抗日三猛”之一簡大獅的照片和被日軍殺害前留下的“自述文”:皇上不得已以臺地割界日人,日人無禮,屢次至某家尋釁,且妻女被奸淫,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嫂與母死之……因念此仇不共戴天,曾聚眾萬余,以與日人為難……故日人雖目我為土匪,而清人則應目我為義民……” 這就回答了當下一些臺灣人的問題:當時日本是先進國家,為什么中國已經割讓了臺灣,臺灣人不愿意臣服日本?因為殖民地的人民是次等的,殖民地是資源供應之地。
現在臺灣從大學的歷史系到一些影視作品還在傳播“殖民優秀論”,津津樂道于日本在臺灣的“建設成就”,對此,原住民詩人莫那能說,我讀初中時才知道甲午這個詞,但在此之前,老祖母就給我們講部落抗敵的故事。日本人強迫部落投降最激烈的是1913年到1917年,實行了“三光”政策。日本人占據了原住民的山林,強征原住民去修路、架橋、建大圳(水利工程)。現在有些人還因為這些感謝日本人,不知道我們是被強迫去干活的,發生霧社事件也是因為日本人抓他們去阿里山伐木一直不放回家……
在1937年中國爆發全面抗戰以前,“臺灣紳民,義不臣倭”的“臺灣民主國”、劉永福黑旗軍、率鄉丁500人殺敵2個月的淡水人李應辰、“毀家萬金盡”的霧峰林家、“客家三杰”、“抗日三猛”、苗栗起義、噍吧哖起義等,已經以鮮血寫下“臺澎同胞,為著求自由解放,為著伸張正義,為著保有民族正氣,明知寡不敵眾,繼續奮斗,抗拒強暴”的歷史。
連戰的祖父連橫當年寫下痛吊抗敵烈士的詩句:痛哭淪亡禍,同胞仗義爭!
日本軍國主義再度抬頭
共吊沉淪甲午年
——劉永!峨x臺詩》
1895年,劉永福彈盡糧絕退回大陸之際,寫下“共吊沉淪甲午年”的詩句繼續凝聚抗敵士氣。但兩個甲子后,再吊甲午是否只是“講古”?北京清華大學學者劉江永在研討會上直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甲午戰爭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作法越來越像,要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崛起。
王曉波教授也在研討會上說:“現在與當年甲午的情勢何其相似!美國為重返亞洲、戰略再平衡,姑息日本將釣魚臺國有化、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甚至鼓勵安培解禁集體自衛權,讓日本愈來愈走向軍國主義復活道路,以期以日制中!
李宗遠在研討會上表示,兩個甲子前,日本通過發動一系列的侵略戰爭,大發不義之財,更獲得了與歐美列強平起平坐的地位,最后一發而不可收拾,竟然做起稱霸遠東太平洋的美夢。最終,美夢變成惡夢。日本戰敗后被國際社會強令走上放棄武力和永久放棄發動戰爭之路。但今天,日本不認為當年是敗于中國的長期抗戰,更不服當今經濟總量被中國趕超。面對這樣的一個鄰國,中國必須堅持發展,只有發展到綜合國力讓日本徹底服氣的那一天,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120年前的甲午戰爭,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臺灣這座島嶼的命運。120年后,以史為鑒,兩岸的中國人要團結、奮斗、爭氣!(記者 陳曉星文/圖)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