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的“零差評”電影《逆光飛翔》,登上大陸銀幕,票房只有人民幣772萬元,被許多媒體稱為“遺珠之恨”。近年,臺灣電影在大陸折翼已經是屢見不鮮的現象。為什么臺灣電影到大陸市場“水土不服”?如何改變目前的窘境?6月14日,作為海峽論壇的活動之一,第6屆海峽影視季兩岸電影座談會在廈門舉行,兩岸電影人對臺灣電影如何進一步開拓大陸市場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臺灣電影在大陸表現不佳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LOVE》、《賽德克·巴萊》、《星空》、《翻滾吧,阿信》、《雞排英雄》……自2010年兩岸簽訂了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起,大陸電影院里放映的臺灣電影越來越多。
然而,除了《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等個別電影,大部分臺灣電影在內地票房并不理想。《雞排英雄》在臺灣的票房是約2500萬元人民幣,但在內地上映時僅僅取得120萬元人民幣;青春勵志電影《翻滾吧,阿信》在臺灣人氣與口碑俱佳,在內地僅僅取得了620萬元人民幣票房;而去年,曾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的“零差評”電影《逆光飛翔》,登上大陸銀幕,票房只有772萬元人民幣。
為什么臺灣電影在大陸會遭受“滑鐵盧”?前來參加兩岸電影座談會的臺灣知名導演馮凱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臺灣“文青”導演多,人文氣息比較重,喜歡思考人文、藝術、社會價值,比較少思考觀眾想看什么,市場需要什么。“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要把心再打開一點點。”馮凱說。
不只是“小清新”風格的文藝片在內地電影市場失靈,在福建恒業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輝看來,臺灣電影強烈的本土意識也造成內地觀眾的觀影障礙,“內地觀眾對臺灣電影已經有了固化的認識,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作品出現,就很難改變這種認識。”
治“水土不服”得有“大中華”概念
2013年,臺灣年度電影票房前10名,臺灣本土片占了一半以上,已全面覆蓋臺灣的華語電影市場。《大尾鱸鰻》、《總鋪師》、《看見臺灣》、《五月天諾亞方舟》、《志氣》、《變身》都以強烈的“臺灣意識”顯現臺灣觀眾的喜好。
這在許多臺灣電影人看來,并不是一個好現象。臺灣知名影人焦雄屏就犀利地指出:臺灣電影離大華語圈越來越遠。而臺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著名導演朱延平則擔心,長此以往,臺灣電影會跟新馬電影一樣,難以走出自己的圈子,推廣到海外。
“臺灣電影應該走出來。”朱延平說,眾所周知,臺灣的電影市場比較小,“臺灣拍電影的成本大多在2000萬至5000萬元新臺幣左右,這種投資規模的電影在亞洲市場上面競爭非常吃力。”因為相較而言,在大陸,八九千萬元人民幣成本的電影比比皆是。像《竊聽風云3》的成本大約8000萬元人民幣,也就是4億元新臺幣,這在臺灣是天文數字了,在大陸卻只是中型電影。
2013年大陸電影票房突破200億元人民幣。與臺灣相比,大陸最大的優勢就是市場。以這次在海峽影視季頒獎典禮上獲得“最受大陸觀眾歡迎的臺灣電影”《甜蜜殺機》為例,這部電影的成本在5000萬新臺幣左右,臺灣票房只有2300萬新臺幣左右,原本是賠錢的。但在大陸上映,第一天票房就達到650萬元人民幣,放映結束后在大陸的票房達到4000萬元人民幣,即2億元新臺幣,回到投資方手上有六七千萬元新臺幣,變成賺錢。
“與大陸相比,臺灣的優勢在于有成熟的導演和編劇,有很強的制作團隊。”陳輝表示。他認為,臺灣電影不用過于焦慮,大陸電影在臺灣同樣也水土不服,票房更為慘淡。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攜起手來合作。
去年,福建恒業電影出品的《被偷走的那五年》在大陸拿下1.45億元票房,隨后在臺灣奪取1806萬元人民幣票房,成為截至目前臺灣最賣座的大陸電影。以他們的經驗而言,一部電影要在兩岸同時受到歡迎,最重要是從創作到發行都得有“大中華”概念,“劇情、臺詞、服裝,兩岸三地都可以接受,都不排斥,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陳輝說。(記者 鄭娜)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