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13日在福州謝幕,一脈同源的閩臺民俗風情獲市民狂歡式地熱捧,為榕城的元宵佳節增色不少。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創辦于2008年,福州地區五區八縣的民俗、手工技藝和美食每年集中展演,與臺灣同門同源的民俗文化進行碰撞。民俗專家在此間認為,同一種民俗的多層面體現,有助于閩臺文化互助發展,有助于兩岸大眾最親密、最自然地接觸,有助于閩都文化接受臺灣民俗文化反哺獲得重拾。
臺灣金門風獅爺電音團表演了獨樹一幟的電音三太子,臺味堪濃。率團前來的總教頭黃志強告訴中新社記者,臺灣道教三太子信俗傳自福建,但傳統游神步伐已糅入街舞等流行元素,造型亦時尚化,成為獨樹一幟的臺客代表性文化。
“從福建傳過來的古代廟會活動,加上年輕人的創意,就更接近民眾!秉S志強透露,已有福州的鄉親與他多次切磋,如何更能吸引年輕人以利于傳承,“我就示范我們剛才在臺上做的翻滾動作啊,典型的街舞地板動作,年輕人會不喜歡嗎?”
除此回來訪的金門電音三太子外,臺灣地區的舞龍表演、花蓮原鄉舞蹈、龍王鼓都曾讓福州觀眾一飽眼福,潮流化的民俗演出也給福州本土的民俗表演帶來陣陣“臺風”,使之更貼近現代,更吸引年輕化人群。
有如雜技表演的連江透堡鐵基坪,人疊人聳立于鐵基上年幼演員們都隨著鼓鑼節奏做出現代舞蹈的律動,贏得觀眾陣陣喝彩。而福清市新厝鎮大沃村村民王金壽亦表示,海族舞在該村有700年歷史,但因歷史原因近年才重組演出,他們受到臺俗啟發,將海魚道具制作得生動時尚,“要讓小孩子喜歡上。”
“很多民間技藝、傳統音樂在閩失傳卻在臺灣發展趨于流行,讓人感慨,”福州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鄭煒研究已失傳的傳統音樂《禪和曲》時發現,“老人帶去臺灣,年輕人很多去學,成了主流音樂,”他決定再設法學回來。
不唯臺風襲來,閩都風情也給黃志強留下深刻印象,他對裝扮成大頭娃娃的陳靖姑十二婆姐送平安習俗表演念念不忘,“陳靖姑信眾在臺灣非常廣,這種造型的孩兒俤非常吸引眼球,給我新的靈感。”
“海洋風”對閩臺民俗的共同浸染,也在此間展露無遺,無論是臺灣電音三太子重工刺繡的錦袍、還是福州藤牌操盾牌武士的黃袍,都有海浪紋飾濃墨重彩地出現。民俗專家王立根認為海洋文化是閩臺最大的共同語言,“更比如說,馬尾船政,臺灣的根,福州的魂!
把此次活動稱為“大眾文化的狂歡”的王立根表示,這樣人人歡樂有幸福感的文化最接地氣,會讓兩岸青年民眾有更自然的交流,“記住了這些傳統,以后就有共同語言!
福州大學當代閩臺文化研究所所長甘滿堂表示,福建民俗在臺灣保持得比較好,兩岸相通后又對閩俗進行文化反哺,“帶回失傳的神明造像、已經變革的進香陣頭和方式,促動當局提供傳統恢復的政策空間,這也正好說明了兩岸文化同宗同源!(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