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11月9日電 (林春茵)“福建船政文化城要有生命力,就要更貼近生活”,福州大學陽光學院船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秉安9日在福州如是說。
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當天在福州大學舉辦。海峽兩岸50位專家學者與業界人士圍繞文創產業理論與實踐、船政文化與創意產業發展等主題進行研討。
今年啟動的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城方案規劃,成為2013年福建省文化產業十大重點項目。與會專家表示,船政文化開發應注重與文創產業相融合,滲透到普通民眾生活中,才能作為馬尾獨特區域文化,實現文化保護與經濟繁榮的有機結合。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李福斯以臺灣李宅古跡的保護實例說,臺灣對史跡文化的治理及創意,重在貼近地氣,融入普通人的生活,“瀘州李宅設有嬰兒抓周儀式,這正是普通人的生活,有史跡、有故事、更有體驗,人才會來”。
“不能做成北京798那樣的藝術家的文化”,王秉安表示,“借鑒臺灣瀘州李宅類型的生活文創,才能形成在地元素,形成馬尾獨特的區域文化產業。”
“福州船政文化如開發旅游產品,不能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以文創手法包裝轉化,產值才會更大。”臺灣亞洲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臺灣鄉村旅游協會理事長鄭健雄9日在福州表示,“船政文化是福州馬尾最大的在地元素,而臺灣文創起步早,發展成熟,兩岸攜手一定前景可觀。”
王秉安說,船政文化進軍文創產業可整合臺灣的特點和經驗,“大陸強調文創產業的社會經濟價值,臺灣更注重生活文創,這樣互補空間大,對船政文化發展保護來說也是機遇”。
福建媒體人劉琳研究馬尾船政多年。她介紹說,馬尾船政人于1878年在臺開發的苗栗油井是亞洲第一口油井,當年修的吊橋不但還在,而且有博物館完整展示這段歷史,“臺灣對史跡文化的尊重和保護令人印象深刻,這或可為大陸船政文化保護以資借鑒”。(完)
[責任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