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91亚洲国产-91性视频-91新网址-在线黄色网页-在线黄色网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那些年奔赴延安的臺灣青年

2014年07月29日 10:53:4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10月25日,是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68周年。當年,許多臺灣青年為了抗戰,跨海來到大陸投入到抗戰行列。紅色革命圣地延安,不僅吸引了追求理想的臺灣青年,也吸引了具有國民黨身份的臺籍人士。

  “抗大”的臺灣青年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是中共中央為培養干部和軍事人才而開辦的。臺灣青年從臺灣及其他地方輾轉奔赴延安,進入“抗大”,加入中共領導的抗日隊伍。

  張志忠,嘉義人。1924年回祖國大陸,1932年加入中共,1939年到延安“抗大”;后在八路軍129師冀南軍區敵工部,從事對敵宣傳工作,曾任敵工部宣傳科科長。1943年到太行山區參加抗日戰爭。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后,受中共派遣,任中共臺灣省工委委員兼武裝部長。1954年犧牲,被中共追認為革命烈士。

  馮志堅(翁阿東),臺北人。1932年與蔡孝乾等人跟隨紅軍從漳州赴江西蘇區,經廖承志介紹,于1938年11月抵延安入讀“抗大”,改名馮志堅。1939年加入中共,在延安擔任日文情報翻譯工作。

  丘剛明,高雄人。1936年回祖國大陸,后到延安入讀“抗大”。1938年10月加入中共,參加鄧小平在大別山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任偵察參謀。

  臺灣青年在“魯藝”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抗戰文藝工作者。滿懷抗日報國和藝術理想的臺灣青年,在“魯藝”揭開了革命生涯中閃光的一頁。

  沈扶,臺北人。1930年回祖國大陸,1936年畢業于上海新華藝專西畫系。1938年7月,經廣州、西安,奔赴延安,入“魯藝”學習美術。根據抗戰需要和黨的安排,沈扶在八路軍總政治部從事日本問題研究和翻譯工作,并兼任對日工作部顧問、日共領導人野坂參三的翻譯。新中國成立后,他與在延安并肩戰斗的妻子黎舒林(臺灣人)來到旅順工作,參與創建臺盟旅大組織,后任臺盟總部副秘書長。

  李煥之,生于香港,其父是福建人,母親是臺北人,他說自己是“閩、臺、港三結合的產物”。1930年從香港到廈門;1936年入上海國立音專;1938年到延安入讀“魯藝”音樂系,師從冼星海,學習作曲和指揮。1938年11月加入中共。曾任“魯藝”音樂系主任,在延安度過了7個年頭,創作了《保衛祖國》、《抗戰進行曲》等抗日作品。參加“魯藝”組織的《黃河大合唱》演出,并親歷延安的新秧歌運動。新中國成立后,曾采集有關祖國統一的音樂素材,并為《香港回歸曲》譜曲。

  丘念臺的延安之行

  丘念臺,臺中人,臺灣著名抗日志士丘逢甲之子。早年在日本創建東寧學會,團結臺灣學生開展抗日活動,倡導臺灣回歸祖國。后在東北及津、穗、滬等地參加抗日活動。1938年初,以中山大學教授身份在陜北公學、“抗大”與青年學生一起聽課。在延安期間,他向毛澤東、張聞天、林伯渠等中共領導人,表達對中共積極抗日的敬意,得到了毛澤東的贊許。隨后,他組織抗日隊伍——東區服務隊,吸收臺籍青年和陜北公學、“抗大”的粵閩籍青年參加。

  為抗戰而奔赴延安的臺灣青年還有很多,他們在中華民族的危急關頭,回到滿目瘡痍的祖國,抒懷中華兒女的赤子情懷。“每一個臺灣人尋找祖國的經歷,都是一部千萬行的敘事詩。”

[責任編輯:朱媛媛]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和田市| 沈阳市| 蒲江县| 敦煌市| 临漳县| 永吉县| 贺州市| 天全县| 锡林浩特市| 额济纳旗| 陆川县| 共和县| 昭觉县| 扬州市| 霍城县| 木兰县| 杂多县| 县级市| 昭苏县| 昆山市| 攀枝花市| 都昌县| 敦化市| 大兴区| 铁力市| 康定县| 西畴县| 望谟县| 新丰县| 章丘市| 双鸭山市| 宁波市| 瓦房店市| 丰原市| 祁阳县| 申扎县| 藁城市| 会昌县| 十堰市| 犍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