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頭賣粽子
臺灣端午節舉行“立雞蛋”比賽
在中國,端午節意味著龍舟、粽子、屈原、雄黃、艾草……而在港澳臺地區,龍舟變身為國際賽事,粽子加入了西餐味,菖蒲酒取代了雄黃酒,黃姜糯米飯成了主食……端午節祭祀水神、追憶先賢、驅邪健身的精神內涵保留下來了,具體的文化符號卻發生了有趣的“變異”。
“國際性”成亮點
“海里,幾艘龍舟如離弦之箭,鼓聲不絕于耳。其中一艘龍舟上,戴著紅色鳥帽子的男人們賣力地劃船,衣服上寫著‘憤怒的書呆子’。岸上,一群女人唱著歌,戴著美國歌手Lady Gaga風格的五彩假發。”
這是上一屆香港赤柱國際龍舟節的樣子。龍還是那樣怒目圓睜,劈波斬浪,人卻有了時尚色彩,還帶了一抹幽默的調子。每年端午,香港會在大澳、沙田、香港仔和大埔等多個地方舉行龍舟賽,以赤柱的賽事規模最大。
香港龍舟賽的最大賣點在于“國際”二字,很多金發碧眼的外國人組隊前來參加。香港赤柱居民聯誼會主席王錦泉介紹,40多年前,赤柱還是一個小漁港,比賽僅在本地居民間舉行,后來駐守赤柱的英軍及其他外籍人士覺得有趣便加入,更帶動了在港的國際商業機構、金融服務公司以及外國領事館,漸漸變成國際性盛會。
澳門的龍舟賽上同樣有許多洋面孔,不過,這里更強調的是“健康”。澳門國際龍舟賽分小龍公開賽、大學生小龍公開賽、公共機構小龍賽、標準龍賽事、國際邀請賽等不同項目,政府部門、酒店、企業、社團、學校都有代表隊參賽。
澳門特區政府官員說,澳門國際龍舟賽鼓勵員工利用閑暇時間積極參與相關運動,鞏固了澳門作為“健康城市”的美譽。
從臺北到臺南,臺灣各地都會在端午節舉行國際龍舟賽。臺北市去年的賽事,吸引了207支隊伍參加,獎金額高達400萬元新臺幣。新北市的2012龍舟錦標賽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位選手參與,其中一支已連續10年參賽的“長青隊”平均年齡超過50歲,有隊員笑稱他們是“千歲隊”。
[責任編輯: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