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推出的大陸首個歌手對決節目《我是歌手》在12日晚決賽后暫時落幕,但“曲終人未散”,節目的爆紅不僅在臺灣刮起一陣“歌手”旋風,更引發島內文化界、新聞界一股反思熱潮。
《我是歌手》有齊秦、辛曉琪、彭佳慧、林志炫、楊宗緯等臺灣知名歌手參賽,林志炫、楊宗緯更成為奪冠大熱門,以至被戲稱為“我是臺灣歌手”,加上參賽的兩岸歌手大多選唱膾炙人口的臺灣經典歌曲,節目創意十足、制作精良,因此受到臺灣民眾和媒體的熱烈追捧。決賽階段,島內電視、報紙、網絡媒體高度關注。
決賽當晚,東森新聞臺從晚間7時30分起追蹤報道,甚至采取“最新、LIVE”的準直播形式,當晚10時還罕見停播名牌時事評論節目《關鍵時刻》,改播《我是歌手》特別節目。次晚,該臺又在時事評論節目中邀請專家、資深媒體人,對節目成功之道進行探討。
另一家主流電視臺TVBS除對決賽進行充分報道外,同樣在名牌時事評論節目《2100全民開講》中邀請音樂人、資深媒體人,對大陸最近幾檔熱門電視節目的成功進行深入探討。《聯合報》等主流報紙13日在頭版頭條等顯著位置,對決賽結果進行大幅報道。這股熱潮持續不斷,14日仍成為媒體報道焦點。
《我是歌手》也得到臺灣網民的熱烈關注與討論,“中央社”《我是歌手》總決賽相關新聞在12日點閱率中排行第一,微博熱搜次數近15萬筆,同樣排名第一。
大陸電視節目的異軍突起,更加凸顯當下臺灣電視、流行音樂產業的生存困境,引發島內文化界、新聞界的深入反思。媒體紛紛指出,大陸勝在市場大、資金多、文化底蘊深厚,出現文藝界“臺灣開花、大陸結果”的現象并不為奇。相比之下,由于市場、投入和當局主管部門有關“置入性行銷”的政策限制等因素,臺灣電視節目制作經費少得可憐,質量江河日下,無法做出像《我是歌手》這樣“大氣磅礴”的精品節目。齊秦、辛曉琪、彭佳慧、林志炫等在臺灣被視為“過氣”的歌手,卻在大陸“咸魚翻身”、身價上漲,開創事業第二春,值得臺灣社會反思。
知名節目制作人詹仁雄則以《如果<我是歌手>發生在臺灣》為題,撰文批評臺灣媒體的“病態”。他說,除了制播的頻道,各大電子媒體訪問相關人士,標題都是踢爆節目作假、名嘴加入討論,之后還會有競爭頻道開始做一模一樣的節目,節目可能在第四屆就會因真假難分、收視率不好停播。
如何保住臺灣創意產業的優勢,是討論的另一焦點。知名節目制作人王偉忠認為,現在大陸急起直追,臺灣類似節目“質量做不過人家”,必須尋求突破。“臺灣錢少,所以有很多怪點子,另類變主流是我們的優勢。”
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13日也表示,《我是歌手》的大成本制作帶給臺灣觀眾許多震撼,挑戰臺灣人過去的習慣思維。“在30年后,在創意的這端,臺灣是否還是最充沛的泉源,這是我們要很嚴肅面對的問題。”(記者陳斌華 陳君)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