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馬英九第二任期即將在5月20日展開,臺當局文化部門則將在次日正式揭牌。內定首任文化部門負責人、現任文建部門負責人龍應臺,首度就文化部門的愿景發表專文。
龍應臺在文章中說,要做的事情真多,可是,更核心的責任其實在于它怎么面對民眾。
她指出,所謂“文化部”,就是一個文化資源的分配者。像一個農人,往哪里犁田、撒種、施肥,哪里的作物就可能欣欣而長。文化權如同政治人權和社會參與權,不是有錢人的特權,不是中產階級的標志,文化權是民眾的基本人權──這個基本的承諾,實踐的具體步驟是什么?
龍應臺說,傳統的文化政策思維,應該發現臺灣社會的基礎結構已經悄然發生深層質變。就是說,2016年以后,臺灣65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在2025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她說,她在思考,必須創造什么樣的制度,可以充分照顧到他們的文化生活?
同時,她也在思考,“文化部”要創立什么樣的文化環境,才能讓孩子們有可能成為創意充沛、素養深厚的“公民”?要解開哪些條例的死結,制訂哪些文化法規,才能吸引島外的文化創意人才涌入臺灣,填補永續經營臺灣的隊伍?
龍應臺說,自己常被問到兩岸交流的問題。她在思索的是,我們能不能更從容一點,更開闊一點,更自信一點?
她說,她知道兩岸之間有很多的商業談判要做,譬如知識產權保護的落實措施,譬如影視及音樂產業和圖書出版產業的條件磋商。她在思索的是,對于臺灣這個開放社會的文化的韌性,對于臺灣這個社會長年累積出來的素養以及那份素養所蘊含的“力道”,是不是可以多一點從容和自信?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