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四川省川劇院為“情系巴蜀——兩岸文化聯誼行”嘉賓演出著名劇目《巴山秀才》。(中國臺灣網 張瑞宸 攝)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成都消息 四川省川劇院17日為“情系巴蜀——兩岸文化聯誼行”嘉賓演出著名劇目《巴山秀才》。一部晚清歷史劇因為精巧的構思與頗具現代感的編排,成功博得臺灣嘉賓的陣陣喝彩。
《巴山秀才》根據清代光緒二年四川“東鄉慘案”的史實改編而來,以巴山連年干旱為背景,描寫了秀才孟登科從“兩耳不聞窗外事”,到目睹巴山慘案后逐步覺醒,從明哲保身到仗義鳴冤的曲折過程。劇中飾演“孟登科”的是曾獲得戲劇界最高殊榮“梅花獎”的陳智林。
“雖然是地方劇,但是完全可以看懂,而且里面的一些臺詞很有意思,我很喜歡。”來自臺北的“80后”周振瑜在臺灣就喜歡看一看戲劇演出,頭一次看大陸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戲劇卻一點也不覺得乏味,直贊好。
臺灣戲曲學院藝文中心主任張文美也認為這出時尚的川劇,很成功。“整部劇地方特色濃郁,臺詞里也加入了很多流行的常用語,讓傳統戲劇更加貼近生活、吸引觀眾。”
觀看過大陸眾多傳統戲劇表演的臺灣藝術家江宗洪,則更關注兩岸傳統戲劇如何在“不媚俗‘的前提下,吸引年輕觀眾、保持戲曲活力。
《巴山秀才》的整個舞臺布置簡樸而不簡單,以薄紗做的巨型畫幕上,繪有清代白描風格的繪畫,以畫幕的橫向移動營造出不同的空間和氛圍,舞臺道具則遵循傳統的一桌二椅格局。江宗洪對此很是贊許。
“戲劇的傳承需要的是提升,而不是媚俗,傳統戲曲要吸引觀眾,不是靠花哨的包裝,出色的故事、有實力的演員、精巧的結構才是重點。”江宗洪說,臺灣的歌仔戲與布袋戲等傳統戲劇也曾為了吸引觀眾使用一些頗具娛樂性的舞臺效果,但這種新鮮感只能持續一時,要培養忠實觀眾不能靠耍小聰明。
“兩岸的傳統戲劇發展中都存在過于注重外部包裝的現象,這是個必經過程,但《巴山秀才》的演出讓我很驚喜。”(記者 張瑞宸)
17日,四川省川劇院為“情系巴蜀——兩岸文化聯誼行”嘉賓演出著名劇目《巴山秀才》。(中國臺灣網 張瑞宸 攝)
[責任編輯: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