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學子來遠方,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看著校史館里陳列著的校歌曲譜,新竹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麗新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
周麗新和其他32位師生組成的新竹清華大學代表團21日晚抵達北京清華參加百年校慶活動。北京清華大學副校長程建平帶隊的代表團也于22日到達新竹清華送上祝福。
兩岸清華人津津樂道的“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正說出了兩岸血濃于水的關系。1956年,原北京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在臺灣新竹成立了新竹清華大學。兩岸清華雖跨海分隔半世紀多,但擁有同樣的校訓、校徽和校歌,始終保持著深厚的情誼。
10年前的校慶日,臺灣清華校友會理事長沈君山先生參加了北京清華大學90周年校慶活動,這也是兩岸清華大學第一次正式共同慶祝建校。沈君山先生當時為兩校合作題詞:水木同源。
“今年將是兩岸清華首次同日共祝校慶。”程建平表示,兩岸清華以往雖然都會在4月下旬的校慶日互相致賀,但慶祝大會都會錯開一周時間,今年兩校決定在4月24日共同舉行慶祝大會。
22日的北京清華和新竹清華校園,早已洋溢著過生日的喜悅氣氛。校內的主干道上,觸目可見的紫色校徽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標語,是相同的亮麗風景。“兩岸清華都是以辦喜事的心情來迎接百年校慶。”新竹清華大學副校長葉銘泉說。
新竹清華大學的行政大樓后面,仿制北京清華大學的“二校門”格外引人注目。這座“二校門”除了規模比北京清華的小一半外,顏色、造型與匾額題詞幾乎一模一樣。這讓程建平油然而生回家的親切感覺。
“這座校門是臺灣清華同學會1981年在清華70周年校慶時捐建而成,是兩岸清華同根同源最好的象征。”新竹清華大學秘書處的林佩琦小姐說。
來自北京清華大學的交換生管萌說,作為“穿越”兩岸清華的交換生,能在新竹度過母校的百歲生日,有著特殊的意義。
[責任編輯:薛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