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駐京辦”中,有一座會館重如泰山:論地段,正陽門外第一家;論身份,臺灣省在大陸的唯一代表;論名人,近現代史上幾乎所有寶島來的大人物,都曾在此落腳。百余年滄海桑田,不曾轉移的除了會館本身,還有一顆中國心。
穿過熙熙攘攘的前門步行街,走過前門東路,和陽平會館的劉老根大舞臺比鄰而居的,是一組看上去頗像臺灣媽祖廟的恢弘建筑,京韻南風交相輝映,這就是在原址重建的臺灣會館。明清兩代國家選材靠開科取士,臺灣也不例外。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將科舉制移植到那里,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開始,陸續有臺灣舉人到北京參加會試。而前門外的大江胡同正是客棧聚集之地,一來二去,這里就成了臺灣籍學子甚至商人的落腳之地。
今天,古老的臺灣會館大門旁多了一組“五人上書”銅像,引得不少來賓駐足。許多人知道清末有個“公車上書”,卻鮮有人知這臺灣版的“五人上書”。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后,訂立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臺灣、澎湖被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到臺灣海峽兩岸,群情激憤。《馬關條約》簽訂后的第11天,由在京臺灣省籍人士葉題雁、李清琦、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等5人聯合上書都察院,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代轉奏呈文,激烈表達“夫以全臺之地使之戰而陷、全臺之民使之戰而亡,為皇上赤子,雖肝腦涂地而無所悔”的決心和勇氣,史稱“臺灣五舉子公車上書”。
如今百年已過,這五位愛國志士也早已離我們而去,只有五尊塑像還屹立在會館門前,坐觀祖國由弱到強的百年風云。
民國時期,會館被出租給商戶,其收入作為“臺灣旅平同鄉會”的活動資金,也算曲線救國。1949年后,和其他會館一樣,這里也變為民居。直到1993年后,隨著兩岸關系的發展,才得以慢慢恢復,作為紀念場所。而如今修葺一新的臺灣會館,不僅是臺胞們的落腳點,更成為向京城老百姓展示臺灣風采的窗口。
如今您來到臺灣會館,可看到古樸的北京四合院加入了騎樓、拱墻、琉璃飾品等頗具臺灣特色的建筑元素。街頭巨幅的宣傳畫上描畫著臺灣鹿港老街、三峽老街的獨特風情,讓人產生時空交錯的感覺。此次裝修,在保留地上建筑的同時,還更多地開發了地下空間。
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展廳里,全是臺灣特色商品。各式各樣的臺灣琉璃是這里的重頭戲,它們或造型典雅、如佛似仙,或造型隨意、飄逸自然。靜雅的顏色和如水的透感,都將這個曾經的佛教法寶極為動人地展現在眾生面前。其中一件叫“滿荷包”的琉璃作品,重達143公斤,堪稱鎮館之寶。而在一旁的artkey創意文化商品,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眼球。臉譜圖案的旅行箱,后漢畫像磚似的筆記本,無一不表現著臺灣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對外來元素的兼容并蓄。小小物事,也體現了臺灣文化的精髓所在。而這些商品在臺灣會館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不僅是商品的博覽會,這里還有“中華魂京臺情”京臺交流史展。展覽利用原有的臺灣會館地上建筑布置,包括“臺灣會館的變遷”、“在北京的臺灣人”、“京臺交流新篇章”、“美麗的寶島臺灣”四個單元內容,這里既展示了寶島臺灣的魅力風情,更是將不少珍貴實物直接搬到展室,如巧奪天工的腳趾陶藝,獨具特色的臺灣油傘,以及色彩繽紛的臺灣少數民族服裝,讓古老的會館一下熱鬧了起來!
[責任編輯: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