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11-07 13:13 來源:中國臺灣網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alt oldsrc="W020121107477179383819.jpg" src="./ftsl/201211/W020121107477179383819.jpg"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體_GB2312">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樺。圖片來源:福建省臺辦</font></p>
<p> 中國臺灣網11月7日福州消息 海峽西岸,八閩大地,山川瑰麗,氣象萬千。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淵源之深,遠超其他省份。福建是大陸與臺灣距離最近的省份,也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亦最為相似。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曾深情地說:“回到福建,我有回到家的親切感覺。” <br />
<br />
2008年來,兩岸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和平發展局面,福建在對臺工作的諸多方面積極先行先試,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為此,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中國臺灣網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樺。 <br />
<br />
記者:近年來福建對臺工作先行先試有哪些“亮點”? <br />
<br />
陳樺:福建對臺工作有著獨特的優勢,近些年來開展多項先行先試工作,取得了諸多可喜成效,比較突出的有: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平潭開放開發建設,打造兩岸同胞宜居宜業的共同家園;推進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成功舉辦了四屆“海峽論壇”,已成為目前兩岸規模最大的民間基層民眾交流交往平臺和品牌;率先開展兩岸海上“試點直航”、貨運直航、客滾運輸,福建是兩岸空中直航航點最多的省份;率先啟動福建居民赴臺灣本島旅游和廈門赴臺“個人游”試點、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個人游”;福州、廈門獲準開展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試點;我省是唯一設立6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的省份,成為大陸臺商投資最密集的地區;全省建有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為臺灣農民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率先開放在閩臺胞職業技能鑒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事業單位招錄臺生和招聘臺灣專才,批準臺灣醫師來閩執業,允許臺灣律師事務所在閩設立代表處;出臺大陸首個對臺農業合作地方性法規《福建省促進閩臺農業合作條例》,率先將臺胞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福建日報、東南衛視等省級媒體率先赴臺駐點,廈門衛視成為大陸首家赴臺駐點城市媒體等。 <br />
<br />
記者:從2009年開始,海峽論壇在福建成功舉辦了四屆,一屆比一屆辦得好,已成為兩岸民間交流交往的重要平臺和著名品牌,海峽論壇對兩岸交流交往有哪些重要影響? <br />
<br />
陳樺:海峽論壇始終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特點,以基層民眾為主體,關注民生、傳遞民情、傾聽民意,為兩岸百姓搭建一個抒發心聲、交流合作的平臺。四年來,每屆參會的臺灣嘉賓超萬人,覆蓋臺灣22個縣市,兩岸基層民眾參加海峽論壇的熱情持續升溫。論壇通過多場貼近民生的活動,促成了兩岸多區域、多領域對口合作和常態化交流機制的建立。四屆海峽論壇共發布93項對臺惠民政策,被兩岸老百姓親切地稱為“大禮包”,使得兩岸老百姓特別是臺灣基層民眾分享到了兩岸關系改善發展的成果,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海峽論壇已成為兩岸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形式最多樣、內容最豐富的民間交流盛會,在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的交流和傳承、構建兩岸共同文化認同、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等方面,顯示出獨特的功能,并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br />
<br />
記者: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目標是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你們在推動平潭開放開發中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br />
<br />
陳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福建舉全省之力推進平潭開放開發,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br />
<br />
一是發展規劃不斷完善提升。去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賦予平潭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更加優惠的政策。當前我省正積極推動出臺平潭《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和《所得稅優惠目錄》,并力爭明年實現全島開放,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海關特殊監管模式。我們按照建設“兩岸共同家園”的發展定位,堅持“生態、低碳、智慧、開放”的原則,邀請包括臺灣在內的海內外一流規劃設計團隊高標準編制和完善各類規劃,初步完成并逐項實施近30個專項規劃、各組團控制性詳規和城市設計方案。 <br />
<br />
二是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3年來,我們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構筑現代城市框架。海峽大橋建成通車,海峽大橋復橋和第二通道公鐵大橋加快建設;“一環兩縱兩橫”等城市主干道年底形成環路;澳前海峽高速客運碼頭投入使用,金井灣2#、3#泊位年底建成,快捷、便捷的現代交通體系即將形成。全面展開島內雨水收集系統、島外引水、海水淡化、再生水利用和電力、污水處理等給排水系統建設,有效解決海島淡水供應問題。啟動建設國際森林島,已累計植樹3000多萬株,完成重點生態區域造林近3萬畝,沿路建成50公里綠色長廊。 <br />
<br />
三是與臺灣對接合作加快推進。通道對接上,兩岸共同經營的“海峽號”高速客輪實現了臺中航線的客貨常態化運營,去年以來運送旅客8.3萬人次。新辟至臺北等地的海上直航航線及開展臺灣車輛客滾運輸業務加緊推進,平潭正逐步成為兩岸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產業合作上,突出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海洋產業、旅游業和教育文創等產業合作,一批優質產業項目開始集聚。總投資73億美元的協力科技產業園、總投資16.4億美元的平潭科技產業園等項目正加快推進;企業總部基地、商務營運中心、遠洋漁業基地等項目已動工建設。 <br />
<br />
四是宜居宜業環境加快營造。我們圍繞“五個共同”,積極探索實施“放地、放權、放利”政策,堅持多層面、多形式、多主體對接,營造臺灣同胞生活就業的良好環境。出臺鼓勵臺灣同胞到平潭創業發展系列政策,啟動建設兩岸商品采購中心、物流中轉樞紐、對臺小額貿易市場、臺灣特色農產品市場、兩岸職工交流中心。推動創辦臺資醫院、兩岸無漫游“閩臺一卡通”通信業務運營,啟動中華電信“智慧平潭”、海峽書局等項目建設。啟動“四個一千”人才工程,實施臺灣人才差異化政策,建設平潭人才特區。籌建平潭海洋大學與創新研究院,推進兩岸教育、科研交流合作。 <br />
<br />
記者:閩臺“五緣”關系深厚,隨著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基層民間交流越來越頻繁,渠道越來越寬,范圍越來越廣。2008年以來貴省在閩臺基層民間交流方面有哪些特色? <br />
<br />
陳樺:2008年以來,閩臺民間基層交流呈現出內容多元化、形式多樣化、機制常態化等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每年較大規模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超過150項,形成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亮點、年年有突破、基層民眾廣泛參與的交流形勢。 <br />
<br />
一是文教衛生交流持續熱絡。閩臺文化交流不斷擴大,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朱子文化和閩都文化等五大祖地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世界閩南文化節、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和“媽祖之光”、“客家之歌”、“全球閩歌賽”等特色文化交流活動在兩岸廣受歡迎。閩臺教育交流合作成效顯現,兩地各10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兩岸教育合作實驗園區建設啟動,目前在閩高校就讀臺生1200多人,約占大陸在讀臺生的1/8。閩臺醫療衛生合作不斷深化,推動臺灣醫療在閩投資,大陸首家臺資醫院廈門長庚醫院落地運營,省社會醫療保險協會率先與臺灣健康保險協會建立醫保互動關系,共同推動臺商在閩醫療返臺報銷便利化。 <br />
<br />
二是閩臺鄉鎮對接形成常態。持續舉辦閩臺鄉鎮對接活動,閩臺100多對鄉鎮簽訂合作協議,與臺灣農會、漁會、農田水利會、市民代表會、調解委員會、村里長協會和鄉鎮市公所等形成對接交流合作機制。借鑒臺灣“一鄉一品一特色”的鄉鎮產業布局,促進兩地產業對接,達成了多項產業合作項目。 <br />
<br />
三是基層民眾來往密切。發揮閩臺宗親、同鄉、民間信仰、姻親等四大橋梁紐帶作用,舉辦各類傳統節慶、族譜對接、宮廟祭典、姻親聯誼等交流活動。推動媽祖、保生大帝、關帝、開漳圣王、開閩王、延平郡王、清水祖師、臨水娘娘等民間信仰祖廟,開展“一廟一節”特色活動,廣泛邀請臺灣基層民眾來閩尋根謁祖、朝拜祈福、探親訪友。與臺灣200多個宗親會和同鄉會以及機構、社團熱絡往來,形成“宗親對宗親、同鄉對同鄉、宮廟對宮廟、娘家對婆家”等對口交流體系。 <br />
<br />
記者:多年來閩臺經貿合作緊密,領域不斷擴大,碩果累累。近四年來閩臺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 <br />
<br />
陳樺:閩臺金融合作成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央賦予了先行政策。從2009年開始,我省新臺幣現鈔兌出業務試點先后從沿海五市的中國銀行擴大到全省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2010年,廈門市獲準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對兩岸金融領域的重大改革進行探索。 <br />
<br />
二是機構合作有新進展。近年來,多家臺灣金融機構入駐福建,計劃以海西為“橋頭堡”進軍大陸市場。臺灣富邦銀行成功參股廈門銀行,成為大陸首家臺資銀行,君龍人壽和富邦財險總部落戶廈門,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分別在福建設立分公司,統一證券、富邦證券也在廈門設立了辦事處等。 <br />
<br />
三是合作領域不斷拓寬。2010年我省成立首只兩岸合資的產業投資基金——海峽產業投資基金,去年率先成立大陸首家臺資融資性擔保公司——福建龍臺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成功推動華映科技、天福茶業等臺資企業分別在A股市場和香港主板上市。 <br />
<br />
記者:臺灣農民創業園是兩岸農業合作的重要平臺,近些年來閩臺農業合作、福建臺灣農民創業園有哪些特色? <br />
<br />
陳樺:福建立足對臺農業優勢,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在全國率先啟動兩岸農業合作,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br />
<br />
一是農業合作平臺日益完善。我省擁有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5個國家級臺灣農產品集散中心以及海峽兩岸(漳州)花卉集散中心、海峽兩岸農業技術合作中心、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三明林業合作實驗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投資貿易集聚區,為臺資農業企業、臺灣農民來閩投資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br />
<br />
二是創業園產業特色明顯。我省6個臺灣農民創業園各具特色,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內不僅有世界知名的天福茶企業集團,而且臺灣蝴蝶蘭生產企業集聚發展,成為該產業到大陸拓展的重要基地;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以臺灣高山茶為特色,成為兩岸農業合作中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被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 <br />
<br />
三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近年來,我省先后出臺了《福建省促進閩臺農業合作條例》、《進一步加快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的若干意見》,在財政投入、稅收扶持、用地優惠、融資服務、保險創新等方面支持鼓勵臺灣農業企業、臺農來閩投資興業。 <br />
<br />
記者:福建與臺灣一水之隔,閩臺海空直航航線已成為兩岸人員往來、經貿交流的便捷通道。近年來,貴省在構建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和重要通道方面有哪些突破? <br />
<br />
陳樺:2008年12月兩岸實現全面直接“三通”后,福建利用閩臺間獨有的立體交通網絡,持續推進構建兩岸直接往來綜合樞紐,成為兩岸往來交通方式最多元、航線最豐富、航班最密集、客流量最大的省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br />
<br />
一是“小三通”功能更加健全。2001年“小三通”航線正式啟動后,共開辟兩門、兩馬、泉金4條常態化客運航線,每天有44個往來航班。今年6月開通了“兩門”夜航,已累計運送旅客近900萬人次。 <br />
<br />
二是海上直航取得新突破。兩岸實現了“三通”后,我省福、廈、泉、漳等8個海港成為兩岸直航港口,開通了30多條閩臺港口貨運航線。2009年“中遠之星”客滾輪從廈門首航臺中,2011年“海峽號”客滾輪由平潭直航臺中,開通了廈門至臺中、基隆和平潭至臺中的常態化客滾航線,累計運送旅客近15萬人次。 <br />
<br />
三是空中直航實現常態化。開通了福州、廈門、泉州至臺北松山、桃園、臺中、高雄等地的空中客運航線,以及福州、廈門至桃園貨運航線。目前,閩臺空中直航有8條常態化航線,每周客運航班59班、貨運航班10班,累計運送旅客近200萬人次。 <br />
<br />
四是直航通郵有了新進展。兩岸“三通”后,福州、廈門成為兩岸直接通郵的郵件封發局,福州成為大陸唯一的對臺水陸路郵件總包互換局。“兩馬”、“兩門”特快專遞、航空和水陸路郵件總包直接封發業務也已開通。我省對臺直接通郵函件量達400多萬件,特快專遞16萬余件,包裹2萬多件。福州長樂至臺灣淡水的海底直達光纜已鋪設完成,正在建設配套設施,近期可投入使用,此前廈門至金門海底直達光纜已建成竣工,并于今年9月底正式投入運營。(中國臺灣網、福建省臺辦聯合報道)</p>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alt oldsrc="W020121107477179467415.jpg" src="./ftsl/201211/W020121107477179467415.jpg"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體_GB2312">“海峽號”高速客滾船2011年12月30日平潭首航臺中。圖片來源:福建省臺辦</font></p>
編輯:郭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