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學生演奏民樂
看望慰問河南老鄉、會見政商兩界要員、參訪考察高科企業、簽署經貿合作協議……一周時間,謝伏瞻省長帶領“中原情·一家親”2014兩岸(河南)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參訪團,縱貫臺灣寶島南北,簽署57個合作協議,引進外資75億美元,還簽訂了一批合作意向協議,購置了價值2700多萬新臺幣的臺灣農產品和魚產品。
16日上午11時許,隨著長榮780航班平穩地降落新鄭國際機場,活動畫上圓滿句號。
親情交融:到了臺灣,如同回到河南
臺灣前100個大姓中,有63個來自河南。就上世紀40年代末來到臺灣的河南老鄉,1987年統計有13萬多人,2007年顯示已經有五六十萬人。一踏上寶島臺灣,就感受到了中原的熱忱在寶島綻放。
謝伏瞻省長帶領參訪團體,看望慰問了河南同鄉會的老鄉和河南籍大陸新娘、新郎,拜謁了“兩岸咸尊”——在高雄為官的焦作沁陽人曹謹廟,和高雄鳳城區一所小學的師生進行聯歡,深入臺南市歸仁區沙侖村鳳梨種植基地探訪果農艱辛,采購了臺南學甲鎮漁農的虱目魚制品,采購了臺中市果農的農特產品。
【記者感受】生在中原地區的你,出差外地,可能對江浙蘇、云貴川的飯菜不適應,但是,你到臺灣,如同回到河南。這里除了沒有河南的最愛燴面外,基本上河南的小吃和家常菜都能找到地方吃,餃子、面條、包子、小炒等等,都能夠見到。
經貿文化:共引進外資75億美元
“快閃”在臺灣農村地區也極為“前沿”。河南豫劇、少林武術,鑼鼓一響,民眾呼啦一下就圍過來了,看到鐵布衫、童子功,和帶著鄉情的豫劇腔調,不少臺灣人也能哼哼起來。臺灣現在也建起了豫劇團,去年還到大陸來演出,文化交流作為兩岸和平的先行者,已經帶動著經貿合作越來越廣。
6月11日在臺北市圓山大飯店舉行的“中原情·一家親”2014兩岸(河南)經貿文化合作懇談會,簽署57個合作協議,引進外資75億美元,還購置了價值2700多萬新臺幣的臺灣農產品和魚產品。目前,臺灣在大陸特別在河南投資有1925家企業,總投資額達到143億美元。兩地之間的貿易這幾年逐漸增長,去年達到了24.7億美元。
【記者感受】大陸游客來臺灣,一定要參觀訪問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在2013年參觀總人次436萬中,大陸游客占了44%。讓文化做成生意,是臺灣文化創意的亮點,臺北故宮還有翠玉白菜的復制品。臺北故宮至今與超過90家廠商合作“讓文物再生與重生”,2013年就收入超過9億元新臺幣,直逼門票收入。相比之下,我們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里的“大宋公平秤”,也是文化創意的一個典范。
學習考察:傳統產業需嫁接前沿技術
從北到南,從臺北、新竹、臺中,一直到南部的高雄,參訪團考察臺北內湖科技園、新竹科學園、高雄南部科學工業園。與鴻海科技、友嘉集團、臺達電、光寶、聯華電子、港香蘭生物科技、瑞麗集團、高雄港物流中心等企業參觀,臺灣的科技企業、科技研發、科技園區的建設有很多好的經驗,學習借鑒臺灣在經濟發展上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在經貿、科技、等領域加強合作,參訪團也取得了不小成績。
【記者感受】友嘉是現代精密儀器生產企業,原來的機床精密度不夠,都是工人拿著游標卡尺在丈量,報廢率非常高。現代電子技術與傳統產業嫁接,把儀器尺寸大小輸入電腦,然后按照精密要求操作,也形成了現代的先進技術和產業。我們河南中藥產業量大面廣,但是與高科技嫁接不夠,而港香蘭生物,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參考的樣本,把中藥理論、中藥制劑和現代生物技術進行了嫁接,形成了新型的生物技術。 (記者 李敬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