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齊魯:大明湖畔飄墨香 兩岸筆會覓知音(組圖)
“情系齊魯——兩岸文化聯(lián)誼行”之兩岸文化交流筆會7月2日在濟南大明湖畔舉行。圖為兩岸畫家合作的大幅畫作。(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中國臺灣網7月3日濟南消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大明湖畔,7月2日迎來了海峽對岸的嘉賓!扒橄谍R魯——兩岸文化聯(lián)誼行”活動的重頭戲“兩岸文化交流筆會”,在大明湖畔的山東省圖書館舊址奎虛樓舉行。
當來自臺灣的文化界嘉賓走進這座由蔡元培提議修建、誕生于民國初年的古色古香的小樓時,只聽得傳來一陣陣古琴與簫的雅音,原來這是主人的精心安排:為營造筆會現(xiàn)場氣氛,特意請來了古琴演奏家高培芬與簫演奏家張富森在筆會現(xiàn)場撫琴、吟簫。
筆會由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孔子第78代孫孔維克,與臺灣中視董事長、“情系齊魯”活動臺灣嘉賓團長林圣芬共同主持。山東畫家由孔維克率領四位知名畫家揮毫潑墨,臺灣書畫家由著名書法家、臺中市參事室主任陳志聲與另二位畫家分別筆走丹青。兩岸共8位書畫家以丹青會友,用筆墨傳情;分別展示了出眾的書法與繪畫功力。
在各自完成了單幅作品后,孔維克又提議由兩岸書畫家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巨幅作品,他的提議得到兩岸書畫家及現(xiàn)場觀看的臺灣嘉賓們的一致稱贊。此時,在海峽兩岸享有盛譽的國畫大師、來自臺灣的劉國松先生也興致勃勃的加入其中。
畢竟兩岸書畫同源,只見8位畫家不用勾通,配合默契,不多時,堪稱兩岸文化界一樁盛事的兩岸書畫家的合作畫作幾近完成,而這也正好體現(xiàn)了大陸與臺灣的同根同源。
由兩岸畫家共同完成的這幅巨畫上,一串串的葡萄象征著兩岸文化交流碩果累累,一簇簇的水仙花和竹子象征兩岸交流綿延不絕。
在臺灣書法家陳志聲正待補跋時,忽然傳來一陣悠揚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古琴的琴韻悠長,讓人品味無窮。
一剎那,人們發(fā)現(xiàn),原來古琴與書畫相通。與會的臺灣文化界人士也立刻體會到主人的良苦用心,紛紛不由得暗自贊嘆。
這時,大明湖吐艷的荷花,湖畔掩映在綠柳中古色古香的小樓,小樓中兩岸書畫家合壁的巨幅畫作的暗香,以及從小樓中飄揚出的古琴與蕭的悠揚,伴著兩岸畫家的歡聲笑語,回蕩在大明湖畔。(中國臺灣網 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