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12月9日電(記者李寒芳、傅雙琪)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公聽會9日在臺立法機關召開,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鄧振中表示,要救臺灣經濟要做的事很多,貨貿協議是其中一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能做好,臺灣經濟就會更好。
當天舉行的公聽會邀請鄧振中、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陳保基、臺灣方面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以及鋼鐵、光電業、游艇業、石化業、橡膠業、精密機械業等業界代表、學者與會座談。
臺灣區石化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寶郎表示,臺灣地區石化產品有70%是外銷,其中60%銷往大陸。隨著日韓東盟與大陸簽訂自由貿易協議(FTA)免關稅后,6.5%的關稅將影響臺灣石化產品外銷競爭力,希望貨貿協議能趕快簽定,搶回臺灣石化工業的外銷市場。
針對開放大陸農產品的爭議,陳保基認為,“不能永遠活在保護傘下。”
就學者有關大陸“紅色供應鏈”危及臺灣高科技產業的說法,臺“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表示,經濟主管部門積極進行貨貿協議談判,最主要目的就是讓產業根留臺灣,有一個好的貿易環境,產業才可以留在臺灣安身立命。整個貨貿談判結構里面,高科技業只有面板一項,大部分都是中南部傳統的中小企業。
他說,如果貨貿簽署,大陸關稅降低,中小企業就可以留在臺灣發展,減緩外移速度,相對來說也減緩供應鏈的替代。
[責任編輯:段雯婷]